新华社北京11月18日电 2023年11月14日至17日,应美国总统拜登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赴美国旧金山举行中美元首会晤,同时应邀出席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三十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行程结束之际,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向随行记者介绍此访情况。
王毅说,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类处于历史的转折点。中美关系何去何从,两国人民十分关心,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今年也是APEC领导人第三十次聚首,亚太合作下一个30年走向何方,各方都在深入思考。值此重要关口,习近平主席飞越太平洋,开启旧金山之旅。同拜登总统举行会晤,探讨中美正确相处之道;同美国各界互动交流,汇聚两国友好合作共识;出席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指明亚太区域合作方向。国际舆论普遍认为,这次访问举世瞩目、成果丰硕、意涵深远,为中美关系增添稳定性,为亚太合作带来新动力,为国际和地区格局注入正能量,彰显了习近平主席高瞻远瞩、胸怀天下的大国领袖风范。
一、为新时期中美关系导航定向
王毅说,今年年初以来,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中美关系经历不少曲折,面临困难局面,这不符合两国人民利益和意愿。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美关系近期出现止跌企稳势头。结合举办APEC会议,拜登总统向习近平主席发出一份举行元首会晤的单独邀请。美方特别表示,这是一场中美“峰会”,不同于本次APEC期间的双边会见安排。美国内各界和国际社会对此充满期待,普遍希望两国能够“重返巴厘岛、通往旧金山”。习近平主席审时度势,应邀赴约,再次在历史关头推动中美关系稳下来、好起来。
这是习近平主席时隔6年访美,也是两国元首自去年11月巴厘岛会晤以来再次面对面会晤。拜登总统精心挑选斐洛里庄园作为会晤地点。除正式会谈外,拜登总统还为习近平主席举行午宴,邀请习近平主席在庄园里散步。会晤持续了4个小时。在坦诚和相互尊重的气氛里,两国元首就事关中美关系的战略性、全局性、方向性问题以及事关世界和平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坦诚深入地交换了意见。
习近平主席深刻指出,中美两个大国不打交道是不行的,想改变对方是不切实际的,冲突对抗的后果是谁都不能承受的。中美是选择加强团结合作,还是挑动阵营对抗,将决定人类前途和地球未来。美方必须认真思考中美两国到底是伙伴还是对手这个根本性问题,做出正确历史选择。习近平主席指出,这次旧金山会晤,双方应设立新的愿景:一是共同树立正确认知,希望两国做伙伴,相互尊重、和平共处;二是共同有效管控分歧,了解彼此的原则底线,不折腾、不挑事、不越界,多沟通、多对话、多商量,冷静处理分歧和意外;三是共同推进互利合作,充分用好在外交、经济、金融、商务、农业等领域恢复或建立的机制,开展禁毒、司法执法、人工智能、科技等领域合作;四是共同承担大国责任,加强在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的协调合作,向全球提供更多公共产品,协调对接彼此提出的倡议;五是共同促进人文交流,鼓励和支持两国人民多来往、多沟通。这“五个共同”为中美关系浇筑了五根支柱,开辟了面向未来的“旧金山愿景”。
习近平主席还重点就台湾问题和科技经贸问题阐明中方严正立场,强调美方应当将不支持“台独”的表态体现在具体行动上,停止武装台湾,支持中国和平统一;掷地有声地指出,打压中国科技就是剥夺中国人民的发展权利,中方不会答应,希望美方严肃对待中方关切,取消单边制裁,为中方企业提供公正非歧视的环境。
拜登总统重申了在巴厘岛会晤时向习近平主席作出的五点承诺,即:美国不寻求新冷战,不寻求改变中国体制,不寻求通过强化同盟关系反对中国,不支持“台湾独立”,无意同中国发生冲突。拜登总统表示,美中冲突并非不可避免,一个稳定和发展的中国符合美国和世界的利益,美国乐见中国发展富裕,不寻求打压遏制中国发展,不寻求同中国脱钩。
经过双方共同努力,这次会晤取得20多项重要成果,包括响应国际社会的期待,建立人工智能政府间对话;在解除对中方有关机构制裁前提下,成立中美禁毒合作工作组,开展禁毒合作;在平等和尊重基础上恢复两军高层沟通和机制性对话;同意明年早些时候大幅增加直航航班;扩大教育、留学生、青年、文化、体育和工商界交流;欢迎启动中美“21世纪20年代强化气候行动工作组”,共同推动联合国气候变化迪拜大会(COP28)成功。特别是两国元首认可双方团队自巴厘岛会晤以来为讨论中美关系指导原则所作的努力以及取得的共识,强调要相互尊重、和平共处、保持沟通、防止冲突、恪守《联合国宪章》,在有共同利益领域开展合作,负责任管控双边关系中的竞争因素,为推动中美关系重回正轨提供了遵循。
国际舆论高度关注、积极评价,普遍认为元首之间面对面沟通至关重要,对稳定中美关系的作用无可替代,此次会晤展现了双方的积极意愿,取得重要成果,具有非凡意义,对于历经起伏的中美关系发挥了关键引领作用。拜登总统也连发五个推文,表示这是最具积极性和成果最重要的一次会晤。
王毅说,中美元首旧金山会晤是中美关系史上的大事件,也是国际关系中的大事件,有利于推动中美关系朝着健康、稳定、可持续方向迈出步伐。习近平主席引领中美关系这艘巨轮穿越暗礁险滩从巴厘岛抵达旧金山,展现了大国领袖的政治担当和战略魄力。同时也要清醒看到,中美关系发展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仍然存在很多深层次、结构性问题,还有不少风险挑战需要共同应对。旧金山不是终点,而应该成为新的起点。中美关系能否巩固向好态势,关键在于美方能否遵信守诺,同中方相向而行,把两国元首达成的重要共识真正落到实处。明年是中美建交45周年。双方应当从旧金山再出发,推动中美关系持续改善发展,这符合两国人民利益愿望,也符合世界期待。
二、汇聚两国人民力量
王毅说,2015年,习近平主席在西雅图面向美国人民发表演讲,用朴实的话语、鲜活的故事拉近了两国人民的心,当时的热烈场面至今历历在目。近些年,中美关系政治氛围发生复杂变化,新冠疫情也阻隔了两国人民正常交往。今年以来,美国新老政要、商界领袖、民间人士接连访华,习近平主席多次会见或致信美方友好人士,同他们积极互动。习近平主席近期在会见加利福尼亚州州长纽森时,指出中美关系希望在人民、基础在民间、未来在青年、活力在地方。这四句话意涵深刻,富有启迪,道出了两国各界人士的共同心声。
此访期间,习近平主席应邀出席美国友好团体联合举办的欢迎宴会。美社会各界及重要企业掌门人悉数到场。习近平主席首次访美时的老房东、延续了40年友谊的艾奥瓦州友人、103岁飞虎队老队员、史迪威将军后人、鼓岭、华盛顿州等方面友好人士代表也从美国各地赶赴旧金山之约。习近平主席同他们亲切会面,共忆往事,感谢他们秉持中美人民友好的初心,场景十分温馨感人。
习近平主席发表重要演讲,60多次提到“人民”这个词。他强调,中美关系的根基是由人民浇筑的、大门是由人民打开的、故事是由人民书写的、未来是由人民创造的;强调两国虽然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发展道路不同,但人民都善良友好、勤劳务实,正是人民之间的双向奔赴,让中美关系一次次从低谷重回正道,中美关系的大门一旦打开,就不会再被关上。越是困难的时候,越需要拉紧人民的纽带,增进人心的沟通,越需要更多的人站出来为中美关系鼓与呼。习近平主席真挚的语言、生动的故事,深深打动了在场听众的心,引发了强烈共鸣。400余名嘉宾两次全场起立,报以近二十次长时间热烈掌声。他们纷纷表示,美中彼此相互依存,人民友谊深厚,这是美中关系长期稳定发展的活力源泉。作为世界上两个重要大国,美中保持对话与合作对两国和世界都至关重要。他们将继续致力于促进两国人民相互了解,为美中关系改善发展作出贡献。
王毅说,从西雅图到旧金山,时隔8年,习近平主席同美国各界友好人士再次亲切互动,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中美友好的基础还在,交往的动力犹存,合作的前景可期。不论形势如何变化,中美人民交流合作的根本愿望不会改变,中美关系走向光明的未来必然依靠人民。习近平主席这次重要演讲必将激发两国人民更加积极投身中美友好事业,为中美关系实现稳定健康发展积聚更多正能量。(下转第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