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19日
第04版:04

坚定文化自信 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

刘同舫

不断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让中华文化绽放出新的时代光彩,需要全面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让世界了解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以文化为纽带推动国际交流合作,在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中展现新时代中国新形象,不断提升中国文化和中华文明的亲和力、感染力、吸引力。

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

泱泱中华,万古江河。中华民族创造了绵延五千多年的灿烂文明,为世界文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礼敬五千多年的历史沧桑,赓续中华文明的历史辉煌,就要以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目标指向。今天,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以之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支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是新时代中华儿女的历史机遇和光荣责任。

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历史是从昨天走到今天再走向明天,人们总是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向前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国特色”源于绵延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要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深刻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文明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间的内在联系,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中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不断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

着力推进“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为我们不断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推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指引。“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以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激活古老的中华文明,以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中华文明在新时代焕发出勃勃生机,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

立足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唯物史观认为,文明是人类实践的产物。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应当立足于中国式现代化这个当代中国的最伟大实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我们要深刻把握中华文明与中国式现代化相互融通、彼此成就的逻辑关系,努力在中华文明五千多年积淀的深厚文化基础上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进程中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华文明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中得以赓续,中国式现代化在中华文明的滋养中得以壮大,这意味着源于古老文明、深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中国式现代化必将推动中华文明重焕荣光。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善于把坚守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把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融入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之中,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二)

据《人民日报》

2023-11-19 刘同舫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09453.html 1 坚定文化自信 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