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王昱鑫)“缝合的时候一定要紧密,这样填充物才不容易露出来。走线一定要齐,这样整体才能美观。”日前,在吴桥县铁城镇西关村马媛媛家中,马媛媛正带领村里的妇女们缝制毛绒玩具。
方寸小院里,有自己的致富门道。三五好友盘坐在炕上,你一言我一语探讨着缝制技巧的创新。一块布料、一根针线,再加上些许填充物,大家细针轻舞,穿针引线,巧手缝制着毛绒玩具。不一会儿,一块块零散的布料就缝制成型了。
吴桥县充分结合地方特色手工业,大力发展“庭院+手工”生产模式,因地制宜动员村民利用自有院落空间及资源资产从事手工艺制造,通过组织化生产方式,实现产销有效对接、拓展增收来源,为加快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庭院+手工”模式让广大农村妇女充分利用空闲时间,在庭院里实现就业创业,既增加了家庭收入,也推动了农村劳动力等资源实现“变现”。
“手工制作的宫面特筋道、有嚼头,耐火不糟、回锅不烂。”在桑园镇徐羊皮村一家小庭院里的宫面厂,庭院的主人刘希种正带领着10余名工人通过秘传手工工艺制作宫面。经过和面、醒面、盘条、上杆、拽条、拉丝、阴干等13道工序后,手工宫面终于呈现在眼前。
“庭院+手工”经济模式让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就地消化”,让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创业,成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有力抓手。
“方寸地”变成“增收园”,为村民开出“致富花”。吴桥县充分盘活闲置庭院资源,以家庭为阵地,以庭院为载体,利用院落空地、房前屋后等闲置空间与资源,通过“庭院+手工”模式打造多彩家庭产业,因地制宜建立手工作坊、非遗文创工坊等庭院加工产业。
庭院经济,大有可为。铁城镇镇长齐昊表示,将进一步挖掘庭院特色资源,大力发展“庭院+”经济,以农家“方寸地”建设百姓“致富园”,以“庭院小经济”点亮“农民快致富”,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