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孙晓卉 通讯员尚硕 韩朝辉)初冬的清晨,天还未完全亮透,在任丘市永丰路街道林庄村的主干道上,一群身着红马甲的人已经忙活起来,他们拿着扫把、铁锨,认真清理着路面的落叶、杂物等,村党支部书记张伟生就在其中。“每周一次的清扫日,大伙儿都早早赶来,争着抢着干,生怕落在别人后面。”张伟生边扫边说。
张伟生不只是村党支部书记,也是村里“十五米志愿服务圈”的大队长。他带领各小队负责人奔走于群众之中,收集他们的意见建议。得知大家对村内街道卫生状况有意见时,经过商议,张伟生决定每周带头组织一次清扫主干道,志愿服务中队长、小队长负责村内一条主街。干部带头,群众发力,在他们的带动下,“圈内”的成员越来越多,村庄的面貌焕然一新。
林庄村的“干群一条心”,正是永丰路街道党建引领“十五米志愿服务圈”的生动写照。“目前,‘十五米志愿服务圈’已在辖区内的16个村(社区)实现全覆盖,通过推行这种服务模式,引导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党组织树立起良好形象,有效增强了基层治理能力。”永丰路街道党工委负责人说。据介绍,“十五米志愿服务圈”就是各村庄、社区依托党组织架构,成立志愿服务大队、中队和小队,由村(社区)党支部书记担任大队长,党员、村民代表、新乡贤和退役军人等担任中、小队长,形成了群众联系小队长、小队长联系中队长、中队长联系大队长的服务模式。服务范围分为两种模式,农村以宅基地为参考,小队长同包联户的实际居住距离一般不超过15米,并以相邻住房区域为参考包联5户至10户;在社区,则以楼栋成立中队、单元成立小队的模式,辖区内的企业、门店等按就近原则编入小队,形成了全覆盖的志愿服务网格体系。
在“十五米志愿服务圈”长效机制的推动下,“有需要找队长”已经成为广大群众的共识。“前阵子,家门口的下水道堵塞,污水往外流,我跟小队长王伟反映后,村‘两委’马上给联系解决,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把一条街的下水道全部疏通一遍。”永丰路街道季家埔村村民季文杰说。截至目前,通过“十五米志愿服务圈”,永丰路街道为辖区内的群众提供各类志愿服务150余次、解决实际问题260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