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7日
第03版:03

致富瓜果“甜”了舌尖“富”了农户

本报记者 周 洋 通讯员 司晓奇 尹晶晶

近日,在位于东光县秦村镇秦一村的现代农业园区甜瓜种植基地,70余亩大棚甜瓜喜获丰收。

走进大棚内,在翠绿的枝叶下,一个个甜瓜大而饱满、香气扑鼻。三五成群的游客在大棚里采摘、品尝,体验乡间采摘的乐趣。

“听说秦一村的甜瓜熟了,吃起来又甜又香,我趁着周末来采摘,现在已经摘了一筐,准备带回去让家人、朋友尝尝鲜。”游客李娜说。

“我们的‘玉菇’甜瓜很受欢迎,一天的采摘量就有2000多公斤。同时,我们还供应商超和水果店,销售不用愁。”种植户牟如杰高兴地说。由于管理到位,加上天气情况较好,今年秦一村的甜瓜收获颇丰,每亩平均毛收入能达到5万元。

据园区负责人彭炳涛介绍,秦村镇现代农业园区成立于去年,规划占地3000余亩,通过土地流转、托管、入股等方式,辐射带动当地1000余农户。通过发展葡萄、羊肚菌、中药材、油葵、无花果等特色农业,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年收益可超1000万元。“我们园区还与沧州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建立了教师企业实践流动站和实习实训基地,为园区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彭炳涛说。

推动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近年来,秦村镇把产业发展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结合本地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布局,通过旅游采摘、订单供应等方式打开了销路。

据秦村镇主管农业的副镇长鲁宝贵介绍,秦村镇采用党支部领办合作社、1个总社带14个分社的经营模式,帮助全镇14个自然村都成立了合作社,并共同成立了东光县优盛专业合作联社,利用“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方式,打造从品种选育、种植技术指导到销售一条龙服务链,将上级资金打包使用,克服各村分散使用效益不高、竞争力不强的问题,为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探索了新渠道。

鲁宝贵表示,接下来,他们将继续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路子,精准发力,有效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

2023-11-27 本报记者 周 洋 通讯员 司晓奇 尹晶晶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10185.html 1 致富瓜果“甜”了舌尖“富”了农户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