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祁 洁
小书吧成了“加油站”
近日,记者走进位于运河区双金社区的社区书吧,普法教育类、文学艺术类、自然科学类………各类图书应有尽有。未成年人活动室内,几位家长和孩子正围坐在桌旁读绘本,其乐融融。
“自从小区里有了这个书吧,我们有时间就带孩子过来看书,一起充电。”如今,这个书吧成了辖区居民的日常“打卡地”。
双金社区的社区书吧位于兰亭苑小区内,由双金社区联合市图书馆共同打造,书籍种类繁多,且与市图书馆通借通还。社区党委书记兰昕介绍说,起初,将书吧建在社区是为了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令人惊喜的是,人们来这儿借书、看书之余,彼此之间说说开心事、诉诉烦恼,一来二去,居民之间变熟悉了,社区工作人员也能近距离了解人们的需求。前不久,文承苑小区的一位居民在书吧看书时,反映小区的电动自行车充电桩不够用,经社区党委与物业沟通,为这个小区增装了100多个充电桩。
如今,社区书吧不仅成为辖区居民的“加油站”,还架起了社区与居民之间的“连心桥”。社区定期征集居民意愿,在这里开展亲子阅读、垃圾分类、文明城市创建宣传等活动,社区工作者和居民之间关系更近了,越来越多的居民积极为社区治理建言献策。
凉亭变身“议事亭”
“咱们小区里和沿街门市的消防设施全部维修完了,并且可以顺利使用了。”
“太好了,这下不再为消防安全担忧了。”
近日,双金社区文承苑小区的凉亭下,社区工作人员和居民代表正在商量事情。一上来,兰昕就公布了一个好消息。
不久前,为解决文承苑小区的消防设施维修问题,社区党委和物业、居民代表多次在这里进行面对面协商。怎么维修?在哪儿铺管道?维修后能保多长时间?居民有疑问当面提,问题怎么解决由居民拿主意。
在双金社区辖区,凉亭既是居民夏季休息乘凉的地方,又是人们议事的新场所。为近距离了解居民的所急所盼,社区党委创新议事形式,将议事地点从会议室搬到凉亭,定期组织物业、党员代表和居民代表坐在一起,唠家常、提建议。
兰昕说,过去在社区会议室里议事,场地有限,居民们也觉得拘束。人们围坐在凉亭下商量事情,氛围更为轻松,大家说笑着就把问题解决了。今年以来,通过居民在凉亭下共同议事,先后解决了楼顶漏水、墙皮脱落等多个难题。社区将在这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形式,哪儿有问题需要解决,就召集相关人员在哪儿商量,让居民的难题在家门口就能得到解决。
养老服务站托起“夕阳红”
走进双金社区养老服务站,这边,两位老人正坐在按摩椅上聊天;旁边棋牌室内,几位老人正在切磋牌技;靠墙的一侧,轮椅、拐杖等便民物品一应俱全。“没事儿我和老伴就常在这儿,聊聊天、打打牌、做做按摩。自从有了这个服务站,原本枯燥的生活一下子丰富起来。”居民的幸福感溢于言表。
双金社区养老服务站位于兰亭苑小区内,占地200平方米左右,自7月底投用以来,深受辖区老年人的欢迎。
为满足辖区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在市民政局的支持下,双金社区成为我市第一批社区养老服务试点。服务站内配有专业的养老服务人员,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护理等多项服务,除此之外,还可为行动不便的居民进行上门服务。养老服务站负责人张文峻说,平日里,工作人员经常征集老年人的意愿与需求,以便在工作中不断改进、完善,为老年人提供更精准的服务。
如今,养老服务站不仅成为双金社区老年人的“幸福驿站”,还成为辖区开展助老服务活动的新阵地。社区经常在这里开展义诊、公益理发等志愿服务活动。
双金社区下辖兰亭苑、文承苑和文景苑3个小区,这几个小区都有物业管理,为辖区居民做好服务,是社区工作的当务之急。双金社区找准服务群众的最佳载体和切入点,从阵地建设、活动开展、贴心服务等方面多维发力,创新打造社区书吧、居民议事亭、养老服务站等“微阵地”,打通社区治理“大动脉”。接下来,社区党委将不断升级便民服务“微阵地”,让服务更加接地气、合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