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7日
第07版:07

警惕干部教育培训“争后排”现象

王汀坤

最近,在基层干部教育培训中,不时出现干部“争后排”现象。开展干部教育培训本是为了提升基层干部能力素质,人人争坐后排势必削减干部教育培训质效,此表征应当予以重视。

“争后排”看似只是参会位置的选择,实则也是对担当与否、责任大小的选择。部分单位举办培训时,偌大的会场前排空荡荡,后排乌泱泱,有的干部甚至提前到达会场只为抢到后排的“风水宝座”。面对工作人员组织动员,大多只是不情不愿象征性挪动一下。有的干部则以“方便外出”“资历尚浅”“不想太显眼”“不敢互动”等为由拒坐前排。然而无论怎样,前后“断层”,参训学员与授课老师的距离越来越远,都不是干部教育培训应有的样子。

“善救弊者,必寻其起弊之源”。“争后排”其实是另一种“躺平”,究其原因,有的干部本领恐慌、不敢互动发言,有的则打着低调行事的幌,行懈怠散漫之举,是作风不实、不敢担当的表现;有的课程内容有“过时黄花”之嫌,授课方式停留在“填鸭式”“灌输式”教学,造成培训讲得好、实践用不上现象;有的则是干部教育培训管理存在短板,让部分干部可以投机取巧。总之,“后排心理”不纠不治,势必滋生暮气,破坏干事创业、改革攻坚的良好氛围,长此以往将灼伤组织公信力,贻误良好发展时机,损害群众切身利益。因此,“争后排”之风不可长,另类“躺平式干部”不能当。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干部“躺平”是从思想“躺平”开始的。广大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坚决克服“靠后”“溜边”的消极心态,勤于学习、敏于求知,在干部教育培训中努力提高党性修养,逐步将马克思主义看家本领学到手,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广大干部要始终保持干事创业、担当履责的精神面貌,跳出“舒适区”,擦除“安全线”,增强想干的积极性、提升能干的创造性、砥砺愿干的主动性,克服本领恐慌,做到眼中有光、脚下有路、心中有底。

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如果只是一味强制参会人员坐前排或禁止坐后排,恐怕“治标不治本”。一方面组织部门需从授课内容着手,消灭“水课”。要加大精品课程开发力度,增加培训知识含金量、实用性,灵活运用案例式、模拟式、体验式、访谈式等教学模式,不断增强学习的吸引力、感染力,让更多学员愿意“留在”前排。另一方面,要严格干部教育培训管理,进一步健全考勤、请销假等制度,创新述学评学考学方式,将参训干部的学习表现、培训情况、考核结果等情况与选拔任用、评先评优相挂钩,倒逼形成人人争坐前排、主动交流碰撞的良好风气,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的效果。

事业因奋斗而不凡,人生因担当而精彩。广大干部要坐在前排、干在前列,以锐意进取的精神面貌唱响新时代“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的最强音。

2023-11-27 王汀坤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10200.html 1 警惕干部教育培训“争后排”现象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