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兴县张会亭镇,南齐新发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地头上香气扑鼻,工人们抄起镰刀,迅速割着茴香。忙碌收割后,一捆捆鲜嫩的茴香没有直接装车,而是被精心剔除黄叶、杂叶,用保鲜膜等分装成小包,才踏上进京的旅程。
“我们的茴香取得了绿色认证和有机认证,自打这季上市,专送北京和石家庄等地的商超,一公斤卖到8元至10元,还供不应求。”合作社负责人齐长岩边整理茴香,边“傲娇”地说道。
也难怪他如此高兴。往年,茴香管理得再好,最终的归宿也是批发市场,每公斤也就两三元钱。今年,合作社积极拓展线下销售渠道,敲开了各地商超的大门。
“从5月底开始,咱‘南齐茴香’就打入了北京的商超市场,销往北京超市发、北京京客隆等超市。销售渠道好了,大伙儿的种植积极性更高了。”齐长岩不住感叹。
他说,张会亭镇的茴香种植历史悠久,种子都是农户自产的多刀茴香老品种。原先,只在清明节前后进行露天播种,一直收到10月底。后来,合作社不断探索设施棚室茴香种植,每年中秋前,在大棚中播种后,11月左右便有茴香上市,能一直割到来年麦收前。这样一来,便实现了全年都有茴香可收。
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这里的茴香产业不断成熟。
“公司,即南齐蔬菜交易服务中心,主要负责联络各大市场、商超,对‘南齐茴香’实行统一包装、统一品牌、统一销售。合作社,就是南齐新发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为农户们提供统一种植服务,近几年,还辐射带动了周边北齐村、双庙村的不少农户共同种茴香。”齐长岩说,采用这种方式,可从源头上统一“南齐茴香”的品质,为茴香的销售提供了强有力保障。
“品质有保障,咱这盐碱地上的特色多刀茴香,已经成了北京物美、华联等商超及石家庄北国超市的抢手货,目前一天可向外供应5000多公斤。今年,我们还积极申请‘南齐茴香’地理标志,进一步增加产业含金量。”齐长岩期待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