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9日
第07版:07

高湾镇后刁村 入选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本报讯(杨可新 寇洪莹)近日,从海兴县农业农村局传来喜讯,在第三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公布的名单中,高湾镇后刁村榜上有名。

近年来,后刁村党支部全面推进创建乡村治理示范村工作,把创建乡村治理示范村作为凝聚工作合力、提升工作水平的有效载体,全村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强化党建引领,基层组织领导有力。坚持党建引领,“两委”班子学在前、行在前,充分运用党员远教电教站点、主题党日活动、党员夜课等平台提升党性教育,“两委”班子示范作用有效拓展。注重加强村党群服务中心建设,不断完善便民服务设施,多办群众关心的难心事、烦心事,让党员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无偿为村民提供打印复印、生活缴费、信息查询等服务,得到广大群众一致认可。

突出监督监管,村民自治依法规范。依托村民代表会议、村务监督委员会、村民议事会、村民理事会等,开展村民说事、民情恳谈、百姓议事、妇女议事等各类协商活动。党务、村务每季度按时上墙公示,随时接受村民询问及意见建议,村级重大事项决策实行“四议两公开”,决策程序规范,表决、会议等记录完整。通过多种形式推动村规民约“上墙入户”,使群众有章可循、有据可依,规矩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文明新风蔚然成风。同时,村民委员会每半年接受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对其履职情况进行民主评议,确保村民切实监督村民委员会工作,村民自治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夯实法治阵地,法治理念深入人心。结合当前时政热点,定期更新法治宣传栏内容,将法治文化阵地与其他文化阵地有机结合,推动本村法治文化与传统文化、地方文化融合发展,联合普法志愿者开展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推动法治精神深入人心。规范建设法律服务平台、人民调解室,驻村法律顾问律师每月定点到村坐班,为村民解答法律疑难问题,每季度开展主题鲜明的法治讲座,变便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为“最美零距离”。同时,在村内培养“法律明白人”,定期组织开展对 “法律明白人”的法律知识培训,宣讲邻里侵权、婚姻家庭等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提升本村法治宣传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

繁荣乡村文化,崇德向善形成新风。充分发挥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和禁毒禁赌会作用,广泛细致教育引导农民群众尊良俗、去低俗、除恶俗,移风易俗效果明显,陈规陋习得到有效遏制。制定村民公约,坚持节俭理念,成立红白理事会,宴席均在村红白理事厅举办。严格控制宴席标准,减少铺张浪费,红事不超400元/桌,白事不超140元/桌,同时白事禁用戏班、歌舞团,改为播放哀乐,婚丧嫁娶文明新风逐渐形成。为解决农村孤居老人吃饭难的问题,成立孝老食堂,每天为75岁以上独居老人及五保户免费提供午餐。老人们围绕在餐桌旁,唠嗑说话,谈论着村里的新鲜事,通过“孝老食堂”,让独居老人们走出“小圈子”,融入“大家庭”,弘扬了孝老敬老新风。

推进产业振兴,乡村发展充满活力。勇挑乡村振兴大梁,先后到石家庄、保定、烟台、青岛取经学习,借鉴成功经验,成立了众鑫合诺种植专业合作社;广泛联系爱心企业,捐资购买收割机、拖拉机、六轮双排等大型机械11台,作为集体资产入股合作社;社员土地入股1700亩统一耕种,种植收益40%归村集体所有,60%分红到户,实现每人分红3500元。秋收期间,合作社为社员收割玉米1000余亩,播种小麦1600余亩,节约成本20余万,外出机械作业创收6万元,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初见成效。打造特色品牌,深挖后刁石磨豆腐文化,顺势成立豆制品加工合作社,专门生产具有传统特色的多层卤水豆腐;村民踊跃入股,募集股金14万元,聘请有传统技术的老师傅进行指导,目前已实现日产量500公斤,预计村集体年增收5万元,真正在盐碱地里刨出“金疙瘩”。积极争取资金50万元,购置渔网加工机器2台,经公开招标承包给村民经营,每年村集体增加收益5万元。

加强基层治理,农村社会安定有序。创新基层治理新模式,夯实平安建设根基,将全村划分为4个网格、12个微网格;根据自身实际,配强微网格力量,安排党员、村民代表、退休干部、乡贤担任网格员,负责政策法规宣传、基础信息采集、社情民意收集、安全隐患排查、矛盾纠纷化解和特殊人群管理。通过网格化管理,更加有效防范社会风险、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真正实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今年来未出现封建迷信活动、月季上访和非法宗教活动,无重大治安刑事事件,村民关系和谐,社会安定有序。

2023-11-29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10391.html 1 高湾镇后刁村 入选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