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报道称郑州大学取消了公众入校限制,公众只需提前进行登记预约,就可以进入郑州大学参观游览。大学对公众开放,折射出大学开放治学精神,这种做法值得鼓励和提倡。
开放、包容是大学本有的治学理念。物理空间开放是大学精神开放的缩影。作为学术与思想的高地,大学之大,在于开放交流。郑州大学对公众开放,将校园美丽风景、深厚文化与公众共享,满足了人们领略大学风光、文化的需求,是用实际行动践行大学治学理念。
允许公众入校参观,体现了大学的包容并蓄,有利于实现多方共赢。郑州大学是河南的最高学府之一,是很多学子向往之地,学校里还设置了不少园林景点,人们行走在亭台楼阁、假山喷泉之间,能够观赏风景、愉悦心情。校园里还拥有丰厚的人文文化积淀,无论是校园走廊上、教室里悬挂着的名人名言和处世警句,还是郑州大学建筑物前记载的办学历史,都闪耀着文化的光辉。此外,大学学子在池塘边、道路旁、阅览室、课堂上认真读书,勤奋好学的姿态,也特别能让入校参观的中学生心生敬佩、耳濡目染。正因如此,不少家长会带领孩子入校参观,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帮助孩子树立学习目标。
高校对公众开放,体现着大学的责任担当。对外开放后,公众入校人数骤增,校园秩序管理压力增加。为了保证校园正常教学秩序,避免公众参观干扰学生学习、生活,校方还要安排做好引导工作。但即使考虑到这些“麻烦”,郑州大学在公众利益和学校利益面前,依然选择前者,宁可增加人力、设施的投入,自找“麻烦”,也要满足人们参观校园的需求,这是对公众利益的责任担当。
对外开放,与公众和谐相处,能够得到人们的肯定和认同,也能提高学校的良好口碑。目前,国内高校中,已有清华、北大等多所高校实施了对外开放措施,这是对大学开放治学精神的理解和追求。希望更多大学能够加入其中,让其成为社会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