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04日
第07版:07

念好“三字诀” 厚植人才沃土

赵婧同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走中国式现代化的乡村振兴道路离不开人才的支撑。写好新时代的“人才文章”,要从实际出发,念好“引、用、留”三字诀,厚植人才沃土,以人才振兴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提供强大支持和动力。

念好“引”字诀,优化体制机制,打造人才揽聚集结地。“不拒众流,方为江海。”开阔视野、广开门路,才能下好引才先手棋。要全面摸查、大力搜集有独门绝活的技术人才、对家乡有感情的农村致富带头人和有影响力的外出经商人士等本村户籍在外优秀人才信息,建立完善“乡贤人才库”,通过柔性引进和有效激励等机制,引导他们回乡创业、服务家乡,并积极加入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定期聘请教授专家和专业技术人才为本村农民进行农业技术培训和指导,为培育新农村种植技术人才作出贡献。做好新时代的引才工作,要秉持开放包容的用人情怀和发展眼光,破除“四维”倾向,纠正“重学历、轻能力”“重头衔、轻实绩”的导向,看资历不唯资历,破除人才引进、培养、使用、评价、流动、激励等方面的体制机制障碍,栽好引才的“梧桐树”。要立足乡村实际,依据行业性质、难易程度、责任大小等因素,设置科学合理、彰显竞争优势的人才薪酬动态激励机制;根据引进人才的职业发展意愿和自我规划,适时、适当地给予充分的发展机会,实现短期激励与长期激励、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的统一。

念好“用”字诀,科学配置人才,搭建事业发展大舞台。“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聚”是手段,“用”是目的。要围绕上级发展战略,结合乡村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民生工程等情况,给乡村人才提供全身心奋斗的事业平台,让人才用当其位、用当其长、用当其时。针对年轻骨干、新生力量大胆放手,主动搭台子,让他们在艰苦岗位发挥自身优势、大显身手。针对农村科技人才、专家学者、能工巧匠等专业技术人才,要搭建农村实用人才工作室、技能帮带实践基地等学习交流平台,配套资金、社会激励等政策支持,充分发挥乡土人才潜能。“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为避免千里马“不以千里称也”的悲剧,一方面,在人才选用过程中,要综合考量、深入研判人才的知识水平、技能技艺、品行性格、态度作风等,做到准确定位、区别对待、扬长避短,把“好钢用在刀刃上”,实现人才与岗位的精准对接。另一方面,要充分考虑乡村人才的成长进步和素质提升,将岗位作为培养人才、锻炼人才的练兵场,保证人才在岗位上的成长性和可塑性,使乡村人才通过岗位锻炼,不断获得成长提高,实现人才与岗位的良性互动。

念好“留”字诀,配齐激励政策,创优人才服务生态圈。“鱼无定止,渊深则归;鸟无定栖,林茂则赴。”留住人才不能仅靠情怀,需要各地党委政府拿出硬举措,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乡村居住环境,打造人才向往的理想家园;要做好软服务,通过整合激励政策、提供服务平台、优化服务流程等,建立健全人才专属服务网、人才服务热线和办事平台,在实行引才政策补贴、创新创业、人才公寓申请、子女就学、落户等多项人才服务事项上提供“一站式”优质服务;更要给人才松绑减负,简化不必要的规定动作,开辟绿色通道,让人才能够专注于自身领域,充分发挥优势,推动成果转化。在人才管理上做“减法”,建立健全人才工作容错纠错机制,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环境,宽容试错、赋权释能、解除顾虑,做到人才为本,信任人才、尊重人才、善待人才、包容人才,让人才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在人才激励上做“加法”,强化表彰宣传,讲好人才故事,提升人才美誉度知名度。让人才感到被认可、被信任、被尊重,收获“此心安处是吾乡”的归属感。

2023-12-04 赵婧同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10830.html 1 念好“三字诀” 厚植人才沃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