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周洋)近日,中国杂技家协会发布通知,面向全国为坐落于吴桥县的中国杂技博物馆征集杂技资料及展品,以更好地讲述杂技起源、发展和兴盛历程,讲好中国杂技故事,展示中华文明优秀成果。
据了解,中国杂技博物馆项目总投资2.52亿元,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建设期为2022年9月至2024年12月。建设内容包括古代杂技、现代杂技、杂技行业文化、杂技之乡等多个展厅,计划展品数量达20000件,可为全国各地杂技团体提供展览空间。目前,项目场馆负一层和地上一层主体结构已建设完成,二层主体结构完成90%,三层主体结构完成50%。博物馆建设方案和展陈大纲均由全国权威团队、著名专家学者领衔编制,展陈设计运用了智慧化融合交互、情景化叙述展示等创新手段,除实体展馆外,博物馆还将建设线上展示平台和数据管理平台,建设官方网站和数字云平台,大力开展杂技文物和文化资源数字化展示,开展杂技文化遗产数字资源采集,建立完善的杂技专题数据库和遗产监测预警体系,推动杂技文化遗产信息资源数据共享、开发利用。目前,中国杂技博物馆项目展陈大纲初稿已完成,文物征集工作已启动。
本次征集杂技资料及展品内容面向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杂技家协会,全国各杂技院团(校)征集,包括全国各级杂技家协会、杂技院校、团体基本情况,各类演出活动资料;杂技界领军人物或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演职人员的相关资料;国内外获奖作品、创新节目、代表剧目的相关资料;演出服装、道具、生活物品实物;获得的国内外奖杯、奖牌、证书、纪念品、表扬信等实物;与杂技相关联的老照片、书籍、文物、交通票据、演出海报、生活用品等实物;当地知名民间艺人相关资料及实物;宣传材料和各类媒体的报道资料等。
吴桥杂技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服务中心负责人表示,吴桥县作为项目建设方,将与中国杂技家协会共同开展展品资料征集工作,全面展示好中国杂技的凝聚力、引领力与感召力,把中国杂技博物馆打造成中国杂技对外交流的窗口和平台,在世界舞台唱响中国杂技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