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油“深海一号”能源站实现3项世界级创新,打通了深海油气全产业链;中国华电“华电睿蓝”自主可控重型燃气轮机控制系统,助力我国重型燃气轮机领域实现从“0”到“1”的重大突破;兵器工业集团的北奔重卡插电式混合动力牵引车,不怕高温、不怕寒冷、不怕水,防尘和防磁,承担着解决纯电动重卡里程焦虑、燃料电池重卡无基础设施等现实问题;东风公司自主研发的燃料电池系统,核心部件自主化率和国产化率达到100%,标志着在百千瓦级功率燃料电池动力系统领域,东风公司已经彻底掌握自主研发核心技术并走在行业前列……
11月28日至12月2日,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链博会)在北京举办。在此期间,有360多场配套对接、交流活动,1.5万余人参与;发布研究报告、宣言、标准等成果23项。据不完全统计,签署合作协议、意向协议200多项,涉及金额1500多亿元……
不少参展商把链博会作为产品首发地,62项代表性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在链博会首秀。
无疑,这是届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的全球经贸盛会,扩大了产业链“朋友圈”,真正让供应链成为国际合作的“共赢链”。
链博会上,中外企业联合参展是一大亮点,不少参展商携手供应链伙伴加强合作交流,展示新技术、新产品,引领“链上”新高度。
苹果公司携手三家国内供应商亮相。现场观众驻足在一台指尖陀螺多功能一体机前,这台机器可以通过高精度的路径规划算法,在又薄又脆、曲面不尽相同的蛋壳上快速雕刻出精美图案。
德国软件公司SAP(思爱普)此次携商业人工智能(AI)、汽车网络平台等数字化供应链创新技术与成果亮相数字科技链展区,并且首次利用中德两地双向直播互动的方式,全面展示位于德国的SAP工业4.0中心和数字化供应链展厅,以期赋能更多中国企业打造韧性、绿色的全球供应链,成为全链接的协同企业。
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加速重塑、重构、调整,世界经济面临多种风险挑战的背景下,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是稳固国内大循环主体地位、增强在国际大循环中带动能力的迫切需要。
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能够担当“链主”的企业还不太多,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这里,大中小企业都将开阔眼界,甚至找到合作的机会、发展的方向。
链博会将致力打造一个上中下游衔接、大中小企业融通、产学研用协同、中外企业互动的开放型国际合作平台,助力中国企业在全球竞争中加快成长。
而这,也将是每个沧州企业都将面临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