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坚持人民至上,明确推进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的根本立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为人民所喜爱、所认同、所拥有的理论,是指导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坚持人民至上是贯穿其中的一条红线。推进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要深入理解党的创新理论坚持人民至上的鲜明底色、为民造福的价值追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注重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中总结新鲜经验,上升为理性认识。同时要注重通过体系化学理化的研究阐释,着力让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亿万人民心中,成为接地气、聚民智、顺民意、得民心的理论。
必须坚持自信自立,明确推进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的立足点。自信自立既反映了党和人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又体现了中华文明自我发展、回应挑战、开创新局的文化主体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生动体现着独立自主的探索和实践精神,贯穿着坚持走自己的路的坚定决心和信心。推进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要立足我国发展实际,深入理解党的创新理论的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开放性,以更加积极的历史担当和创造精神推动理论创新发展。
必须坚持守正创新,明确推进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的基本遵循。守正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鲜明气象,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显著标识。推进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坚持“两个结合”的根本要求,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文化领导权和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在守正的基础上勇于探索、开辟新境,不断拓展认识的广度和深度,推动体系创新、思路创新、话语创新、方法创新,更好地把坚持马克思主义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
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明确推进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的实践要求。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直面矛盾问题、回答时代课题中孕育创立和丰富发展的。推进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要聚焦实践遇到的新问题、改革发展稳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人民群众遇到的急难愁盼问题、国际变局中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循着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理论创新过程,加强对理论和实践的系统总结,加强对党的创新理论的全面系统研究阐释,实现理论和实践的良性互动。(二)
据《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