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智超
42岁的王学超怎么也没想到,当年父辈常穿的军大衣,如今竟成了年轻人眼中的时尚单品,甚至连他正上小学六年级的儿子王博仁,也软磨硬泡了好几天,非要爸爸给他买一件。
军大衣成了流量密码
“儿子为什么突然想要军大衣了呢?”直到王学超和妻子说起这件事,才知道军大衣竟成了网络上的流量密码。
事情还要从羽绒服价格上涨说起。
今年,一些品牌的羽绒服价格大涨,动辄数千元一件,让不少人直呼消费不起。就在上个月,一条配文为“不是羽绒服买不起,而是军大衣更有性价比”的短视频引爆全网。视频中,一群大学生裹着军大衣笑着走进教室,引来不少同学围观。
于是,早已随记忆远去的军大衣,再次冲上潮流最前线。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上,均出现许多类似的视频或衍生的军大衣、花棉袄段子。这些视频的创作者,绝大多数是大学生。
军大衣不仅受到大学生的追捧,就连陕西郑国渠旅游风景区的官方账号也在社交平台发布视频,称景区自12月1日至12月31日对穿军大衣与花棉袄的游客免门票。
军大衣再次走进大众视野,不少网友表示,军大衣价格实惠还保暖,值得拥有。甚至有网友调侃,军大衣正在占领冬季市场。
年轻人的理由
打开淘宝,搜索“军大衣”就能看到,它的热度甚至超过了许多明星同款,并在近期始终居高不下。一位销售军大衣的电商客服告诉记者,今年军大衣的销售量明显高于往年,消费者除了农民工之外,还有不少大学生。
几天前,19岁的大一学生赵俊庭就和几个舍友一起,在网上买了几件军大衣。赵俊庭说:“一开始,买军大衣主要是为了跟风、好玩儿,89元钱一件,穿几次扔了也不会心疼。”
至于是否会用军大衣替代羽绒服,赵俊庭坦言,暂时还没有这种想法,“羽绒服还是要有的,毕竟无论保暖性还是舒适度,军大衣都不如羽绒服。”
而同为大学生的刘超则有自己的想法:“我的家庭条件一般,对我来说,好几千元的羽绒服确实难以承受。借着追赶潮流的机会,花几十元钱买一件军大衣,虽然它在很多方面都不如羽绒服,但毕竟价格便宜。与其贪慕虚荣、透支消费,还不如退而求其次,享受实惠。”
盲目跟风不可取
军大衣火了。很多网友说,当代年轻人的消费观念变了,从几年前的热衷买买买,变成了“人间清醒”,向老一辈人看齐。
的确,在现实生活中,有一大批年轻人学会了精打细算过日子,他们对各种打折、满减攻略熟稔于心……比起剁手消费,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更愿意把钱花在刀刃上。
对此,记者采访了沧州职业技术学院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室主任史光远。长期从事校园心理健康辅导工作的她说:“消费观的产生与社会发展、家庭环境、个人心理都有直接关系,想要通过一件军大衣彻底改变一个群体的消费观,并不现实。”
“年轻人喜欢上军大衣,要从两面看。”史光远分析说,“一方面,这种消费行为是否只是为了跟风、好玩儿,如果拍完视频就将大衣闲置,无形之中也是一种浪费,并不可取,这与过度消费没有本质区别;另一方面,如果买了军大衣确实在穿,并把省下来的钱用在了其他有意义的地方,我们则要鼓励这种不虚荣、讲实用的消费理念。”
年轻人追求时尚无可厚非,但更应理智而为,而不是盲目跟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