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09日
第03版:03

虽然自幼身患疾病,一条腿行动不便,但林博不甘向命运低头,硬是靠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在羽毛球事业实现突破,不仅在省残运会夺得银牌,还创办了羽毛球俱乐部,成为一名教练——

每次站到球场都感觉特棒

本报记者 邢 程

在市车辆厂内的一家羽毛球俱乐部,轻盈的羽毛球在场地上来回飞舞,市民奔跑、跳跃、扑球,尽情享受着轻松自在的午后。人群中,有一位“左撇子”年轻教练很是引人注目。他的跑动姿势与众不同,总是给人一种就要摔倒的感觉,但他目光专注、跑动积极,时而轻盈吊球,时而网前截击,专业的球技一点儿不逊常人,对手也忍不住常常为他叫好。

他就是林博,今年31岁,自幼患小儿麻痹症。5年前,他和合伙人一起创办了这家羽毛球俱乐部,目前经营着3家球馆。羽毛球,作为他一直为之奋斗的事业,如今已经成为他生命中不可割舍的部分。

人生的座右铭——挑战

为了给顾客干净舒适的打球体验,晌午,林博顾不得吃午饭,抓紧把场地打扫干净。除去羽毛球和球拍的整理收纳、垃圾的清理工作,他还会拿起一块毛巾,将挂在球馆入口服务台处的一块奖牌再擦几遍。

这是今年10月,他在省第十届残运会羽毛球项目站立四级比赛中摘得的银牌,这项成绩更加坚定了他要把羽毛球当作一生热爱的事业。“上一次参赛是在2018年,我拿了第三名,今年这个小小的进步是对我打球的一种激励。”林博说。

最初接触羽毛球,是在林博上大学的时候。“我特别喜欢运动,最开始打篮球,上大学后,学校有了羽毛球社团,我才跟同学们一起打羽毛球。大家水平都不高,也没人用特殊的眼光看我,没想到后来他们都打不赢我,我也更加离不开羽毛球了。”他说。

虽然从3岁时就查出了患有小儿麻痹症,但他从没把自己当作病人。天生乐天派的林博酷爱运动,上中学时,每次学校放假,他都会和同学们在篮球场上挥汗如雨。那时候,同学们都爱和林博玩球,因为他不仅能做到精准投篮,还总能投出完美的空心球,让同学们一次次惊叹。

认识他的人都说他是运动奇才,只是上天不太眷顾他,让他拖着一条病腿。其实,背后的艰辛只有自己能体会。球场上,他要克服身体的缺陷,因为左腿用不上力,弹跳力受到很大影响,他就苦练投篮,每份荣誉的背后都有着一段刻骨铭心的回忆。“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人生就是不断突破、不断挑战自己。”林博说,他人生的座右铭只有两个字——挑战。

为梦想不断努力

因为喜爱运动,参加工作后,林博经常出现在球馆。相对于篮球“肌肉碰撞”的激烈,羽毛球似乎更适合林博。伴随着清脆的击球声,羽毛球在空中划出美丽的弧线,对战双方利用手腕动作变换,斗智斗勇,给对手“致命一击”,林博乐在其中。

转战羽毛球场的林博,因球技高超,总是场上最受关注的那个,他也因此结交了不少朋友。

2017年的一天,在一位球友的推荐下,林博决定参加第二年的省残运会。为此,他找到当时正在沧州执教的羽毛球教练王祖尧。王祖尧很惜才:“能在沧州打到这么高水平的人不多,更何况身体还是这个条件,应该重点培养。”每天,林博跟王祖尧刻苦训练,球技有了很大提高。参赛前,他又专程找到省内两位知名羽毛球教练进行了更加系统专业的训练。

林博面临的最大困难是打球时需要“右腿发力、左手打球”,这在羽毛球运动员中比较少见。“一般人都是右腿发力、右手打球,有的人习惯用左手,就用左腿发力。而我左腿有缺陷,又习惯用左手打球,所以在打网前球时总觉得和别人差一步。”林博说,他一次次试图用最适合自己的步伐覆盖全场,可没有更好的法子,只能把步子迈得比别人更大更远。同时,脚下的稳定性也要保持好,困难可想而知。

为了把步子迈得更大、脚下站得更稳,他在打球之余还会着重锻炼自己的下肢力量和核心力量。不断地给自己加量加码,有时身体也会吃不消。“那段日子很艰难,每天一睁眼就是训练,一直在球场打到晚上,回宿舍时爬楼梯,每节台阶都是一个坎,腿都抬不起来……”林博说,为了梦想,从没想过要放弃。

好在付出有回报,第一次参加省残运会,林博就拿回了羽毛球项目站立四级第三名的好成绩。林博从此把更多注意力放到羽毛球事业上,他说,每一次站上球场的感觉特别棒,那一刻,生活中所有的烦恼与不快都会一扫而光。

创办羽毛球俱乐部

2018年冬的一天,王祖尧专程找到林博,问他愿不愿意给自己当助教。“当然,这就是我的梦想啊!”林博喜出望外,连连点头。当时,王祖尧有20多个小学员,林博负责教基础动作。

从师生变成合伙人,经过一个冬天的磨合,王祖尧在林博身上看到了更多优点。“他踏实稳重,有耐心、有责任心,最主要的是人品靠得住。”王祖尧说。

第二年,林博和王祖尧一起创立了鸿跃羽毛球俱乐部。从2019年的第一家场馆,短短2年内就在我市发展到了5家,后因经营计划调整,缩减到3家。羽毛球俱乐部除了为市民提供运动场地和设施外,还在本地招收小学员,为青少年提供专业的训练,短短几年间,学员从最初的20人发展到200余人。

“最早的一批学员都长到一米八几的大个儿了,比我还高。”林博说,和他们一起打球,让自己感受到羽毛球最纯粹的快乐。从这里,他和孩子们一起成长,更深刻地读懂了坚持不懈的意义,了解了团队精神的可贵。

几年间,俱乐部为我市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运动员,捧回了省锦标赛男子团体第一名、女子单打第一名,U系列选拔赛女子双打第一名,省运会女子团体第一名等诸多荣誉。

近期,俱乐部正在给自闭症儿童免费上公益课。“我们希望更多孩子能通过接触羽毛球,找到更多快乐,更好地融入社会。”林博说,“也许人生来就不同,但我从未因困难停下追求梦想的脚步,也希望把这份力量带给身边的每一个人,通过羽毛球运动,让更多人突破自我,朝着目标勇往直前。”

2023-12-09 虽然自幼身患疾病,一条腿行动不便,但林博不甘向命运低头,硬是靠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在羽毛球事业实现突破,不仅在省残运会夺得银牌,还创办了羽毛球俱乐部,成为一名教练——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11535.html 1 每次站到球场都感觉特棒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