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0日
第02版:02

海兴县贯彻落实市委十届八次全会精神

做强产业链 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本报讯(记者鲁萍)积极服务和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围绕临港产业、海洋产业等精准招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盐碱地综合利用和现代农业发展……12月1日,海兴县委十届七次全会召开,传达学习市委十届八次全会精神,扎实推进市委全会部署要求在海兴落地见效。“市委十届八次全会围绕全面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持续推进高质量发展等各项重要工作进行系统谋划、全面部署。”海兴县委书记回永智表示,海兴县将在全面学习、全面领会、全面落实上下足功夫,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来谋划和推进新形势下的各项工作。

抓牢国家重大战略机遇,积极服务和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做好承接京津科技溢出效应和产业转移准备,持续完善园区建设,全面梳理整合土地、金融等资源要素,进一步明确承接重点,围绕疏解产业上下游、左右岸引进配套项目,加快县经济开发区、县城工业聚集区和县农场等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功能完善,全面提升“一区五园”承载能力,确保产业落得下、项目接得住。积极对接国家部委和央企国企,紧盯京津地区产业转移和企业投资动向,及时掌握京津企业发展战略调整情况,吸引更多京津产业转移项目及央企二三级子公司落户海兴。围绕融入“京津冀一小时交通圈”,加快推进在建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全力服务津潍高铁、石衡沧港城际铁路和邯港高速、荣乌高速海兴段改扩建工程等重点项目,积极推进G228和南疏港路建设,做好手续跑办、土地征拆、施工保障等各项工作,织密连通京津、雄安新区和黄骅港的交通网络。

深化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持续做强现代产业体系。紧抓黄骅港建设机遇,强化协同对接,依托临港经济发展工作专班,围绕临港产业、海洋产业等精准招商,全面推动协同发展。紧盯省市重点项目、集中开工项目等,全面落实“六个一”包联机制,聚焦工程进度和投资完成率,发挥县级领导包联推动作用,及时帮助解决制约项目进度的难题,确保各类项目早开工、早落地、早投产、早达效。加大对体育器材、装备制造、精细化工、鱼子鱼粉等产业扶持力度,实施“领跑者”行动,以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集群持续壮大,打造沿海临港现代产业体系。加快编制临港物流园区规划,全力推进临港物流园区建设。以上海远景能源产业园、国电投储能项目为开端,围绕“发电+储能+装备制造”产业链条,争取引进更多配套项目,有序发展光伏、风电,推动清洁能源产业扩容提质。

坚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在全社会营造浓厚创新氛围。提升县域技术创新能力,积极吸引省内外特别是京津高校、科研机构、领军企业等高端创新资源向海兴聚集,增加科技创新源头供给。大力推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普惠性政策落实,支持企业聚集研发力量,加大高层次人才和团队招引力度,引导支持企业通过企校(院)合作、设立研发机构等途径,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和承接能力建设,加强技术研发和发明创造,增强自身创新造血能力。

坚决扛起粮食安全责任,加快盐碱地综合利用和现代农业发展。以提高农业产业化、科技化和品牌化水平为核心,做大做强旱碱麦等优势产业。引导促进企业与中科院、省市农科院积极合作,共建试验站、试验田,选育更多抗旱、耐盐碱、产量高的优质农作物。推广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土地流转模式,大力扶持盐碱地种植大户,整合补贴支持等各类优惠政策,向盐碱地综合利用汇集,提高农民参与土地流转和托管的积极性,稳步扩大旱碱麦等作物种植面积,为发展旱碱麦等特色产业拓展空间。

2023-12-10 海兴县贯彻落实市委十届八次全会精神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11573.html 1 做强产业链 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