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1日
第07版:07

聚人心谋发展 共促乡村振兴

李世文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要紧紧围绕“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工作主线,在保障民生、领域发展、示范引领等方面谋思路、想办法、求突破,扎实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守牢民生底线聚人心。兜住兜牢各类困难群众民生底线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工作,对困难群众的兜底保障,体现的是党和政府的民生厚度、政策温度,以及全社会的文明程度。

一要动态监测,织密保障网络。加强与乡村振兴、医保、人社等有关部门数据的共享比对,实现对低保对象、特困人员、边缘人口等低收入人口的动态监测预警全覆盖。对系统预警存在致贫返贫风险的农村低收入人口及时进行入户走访,做到早发现、早帮扶。二要完善机制,实行分类帮扶。建立健全以基本生活救助为基础,专项社会救助、急难社会救助为主体,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分层分类的大救助制度体系,对残疾人、孤儿、助医助学等不同类型困难群体分类给予救助帮扶。三要强化监督,确保长效实效。坚持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监督工作为重要抓手,综合运用谈心谈话、入户走访、信访受理等多种手段,有针对性地进行日常监督。同时设立网络公开平台,公开民生保障类事项,方便群众参与监督和反映问题。

聚焦重点领域谋发展。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是总方针,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总要求。

一要抓基建,构筑交通网。整合各方资源,凝聚建设合力,改建破路坏路,配套建设产业路、资源路、旅游路,不断提升农村公路覆盖范围、通畅水平、服务能力,积极构建形成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节点,遍布农村、连接城乡的农村公路交通网络。二要抓产业,转变新结构。创新项目谋划思路,积极探索当地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模式,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调动农户由传统的种养逐步向多元化发展,提高土地使用效率,进一步拓宽村民增收渠道。三要抓人才,搞好传帮带。积极实施乡村振兴人才引育工程,坚持以农业产业项目建设为载体“引进来”,引进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等高层次人才团队,实施新型技术推广;积极发挥“传帮带”作用,确保农业科技人才到村到户“沉下去”,推进乡村振兴人才逐步“浮起来”。

强化示范引领促振兴。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带是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抓手,对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发展、乡村宜居宜业建设、农民富裕富足生活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要坚持党建引领,筑牢基层战斗堡垒。组建县、乡、村三级工作专班,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分片区主动认领工作任务,实行班子带头干、党员主动干、群众跟着干,形成干群齐心的强大动力,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乡村高质量发展。二要坚持规划先行,因地制宜开展建设。积极推动乡镇各村“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高标准编制,秉持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积极培育示范创建村。要注重保护传统村落,不搞大拆大建、不造景观假山,保留乡村原有风貌、原有形态,把农村建设得更像农村。三要坚持农民主体,依法合规稳中求进。要做到数量服从质量、进度服从实效、求好不求快,项目用地要符合国土空间规划和村庄整体功能布局,相关手续要完善齐备,绝不能给村集体和农民增加债务负担。要尊重农民意愿和首创精神,把农民能干的事尽量交给农民干,尽可能让农民在创建中实现务工增收。

2023-12-11 李世文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11626.html 1 聚人心谋发展 共促乡村振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