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闫晓楠 张婷)记者从日前召开的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我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文创产业化”为方向,全力构建文创品牌体系,积极打造“沧州游礼”文创品牌,完善文创产品销售渠道,进一步激发文旅消费活力,建设文创消费新场景。
据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我市通过注册“沧州游礼”商标,取得相关自主开发软件的知识产权,基本形成了以“沧州游礼”品牌为统领,以产品品牌、企业品牌、地域品牌为支撑的品牌体系。同时,丰富文创线下销售渠道,实施文创“四进”行动,推进文创产品进景区、进酒店、进文化场馆、进服务区,在全市4A级以上景区建设文创购物店、文创微驿站,并创新文创产品线上销售模式,目前已有10余家文创产品销售企业利用网络直播等新模式参与网上直播带货。
此外,我市还在开发文创新品类上发力,在产品中融入沧州地域文化元素和现代时尚元素,抢抓新消费市场机遇,提升文创产品生产能力,先后推出河间工艺玻璃文创、青县美妆产品、中原纺织等10余种系列生活化、功能化的文创产品。同时,创新参展模式,引导我市优秀文创企业“走出去”。今年,先后组织全市30多家文创企业和创作者参加了8场国家级、5场省级展会和赛事活动。其中,吴桥县杂技作品入选“中国礼物”商品;“翟老憨”一壶老醋荣获2023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金奖,奇美香肠荣获银奖;大运河镇海吼、鹿鸣宴—方樽、良语文化内画系列文创产品荣获第五届河北省文创和旅游商品大赛金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