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洪涛
“慢性病”是指长期积累形成,慢慢侵蚀身体康健的疾病,具有病情顽固易反复、隐秘等特征。干事创业中的“慢性病”,实际上就是指部分党员干部在干事创业中存在着畏首畏尾、“停等歇”、精神疲软、懒散拖拉等问题,缺乏担当尽责意识、奋斗意识。党员干部要警惕干事创业中的“慢性病”,要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干成事、创好业,做新时代的干事创业者,创出无愧于新时代的辉煌伟业。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全党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党员干部在干事创业中的态度同样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当干部就要干事,就要创造业绩。当党员干部有了“慢性病”,就会丧失干事创业的热情,就会侵蚀党员干部的饱满精神状态,就会危害党的执政基础。干事创业中的“慢性病”最终伤害的是党和国家的利益、人民的利益。
提高政治站位,变“知”为“行”是关键。干事创业“干”字为重,党员干部要在思想上领会到位、行动上落实到底,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定的抓落实态度彻底剔除“慢性病”的生存土壤。让得了“慢性病”的党员干部在干事创业的浪潮中无立足之地。加强自省自检是根治“慢性病”的有效手段,党员干部要借主题教育“东风”,做好自身的“全面体检”,主动检视自身在干事创业中存在的短板和误区,全力整改,在整改中展现主动担当的精神,严防“小问题”成为“大毛病”,让作风优、素质强、人民满意成为干事创业新风尚。提升能力本领是根治“慢性病”的“特效药”。干事创业要有劲头,要善作善成。党员干部要练就抓落实的硬本领、真功夫,增强工作的前瞻性,坚持“眼睛向下看实事、脚步向下察实情”的工作作风,聚焦干事创业新问题,不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领,消除党员干部“畏首畏尾”的心理顾虑。
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严字当头、落在实处”的态度将学习成果转化为高度的政治认同和责任意识,让学习成果在干事创业中“开花结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