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之干城:国家主权的捍卫者;摽梅之年:比喻女子到了出嫁的年龄;巧舌如簧:形容花言巧语,能说会道……”在市作协副主席吴相艳编纂的《<诗经>里的成语》书稿中,源自《诗经》的150个成语汇集一编。作者对每个成语进行了生动有趣、内涵深刻的个性化解读和分析。
翻看一页页饱含深情的书稿,读者能感受到作者对传统文化、对生活的热爱和冥思,《诗经》揭示的原初人性和真实思想,在吴相艳曼妙隽永的笔触下,化作了蒸腾着时代气息的文字,扣人心扉,润物无声。丰厚的精神滋养,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和美好的艺术享受,是一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的生动实践。
一个成语化作一篇千字文
生动阐释《诗经》成语今义
记者:怎样想到编纂《<诗经>里的成语》这样一部书?
吴相艳:最早是“被动”受命。几年前,《沧州日报》《沧州晚报》原总编辑刘桂茂先生找到我,因为我从事教学工作又喜爱文学,他建议我写写《诗经》里的成语,并且把已经找出来的150多个与《诗经》有关的成语发给了我。因为对《诗经》并没有专门研究,当时觉得诚惶诚恐,怕自己写不好。他鼓励说:“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因为这句话,干脆就放开了手脚,每天看着150多个成语,拣着有感觉的天马行空写下去,不知不觉就写完了约16万字,完成了对150个成语的解读。
记者:这本书囊括了哪些方面的内容,是本着怎样的原则著述的?
吴相艳:写作的出发点不是对成语进行严肃、刻板的解释,而是对每一个成语进行个性化解读,除了“释义”“出处”“释例”等常规条目,我还根据成语的内涵,为每个成语都写了一篇千字的析论,从不同角度阐释成语意思。文字力求灵活、随性、有趣、不刻板,每篇的风格都不尽相同。
此外,还有一个想法左右了写作思路。当时,我还在教学一线,正教高二语文,面对“话题式”高考作文,我把每一个成语当成一个话题,把每一篇文章当成一篇话题作文的“下水文”来写。因此,将来这本书出版的话,我想最适合的读者是中学生。因为这不是一本学术类作品。写作的初衷,一是为普及诗经文化,告诉读者,仅仅出自《诗经》里的成语就有150多个,甚至更多,可见《诗经》宝库还有多少宝藏需要挖掘;二是为中学生写作作范本,我教了20多年高中语文,知道高考作文怎么写、高考作文架构的一招一式,这些我都有意识在行文中体现了出来。
记者:写作过程中最大的难点是什么?
吴相艳:最大的难点是经过2000多年的洗礼,很多出自《诗经》的成语古义与现在广泛适用的意思已大相径庭,甚至毫不相干了。如“逃之夭夭”,诞生于“桃之夭夭”,是该解读“桃之夭夭”呢,还是解读“逃之夭夭”?写作中时常产生这样的困扰。解释原来的意思吧,现在的释义变了;阐释现在的意思吧,跟《诗经》毫不相干;逐个解释吧,又变成刻板无味的解说,那读者干脆翻《成语词典》去好了,为什么还要来读这本书?所以,很多文章其实是在左右为难中寻找平衡点切入的。实际编写过程中,我把握的总体原则是,我是在解读《诗经》里的成语,而不是解读《诗经》,所以更侧重成语今天的意思,而淡化了对原意的解读。至于写得怎么样,自己也没把握。
这些书稿最早的读者是我的学生。我把书稿打印出来,让他们提意见,问他们读懂了不?对写作文有借鉴不?每个成语应该怎么写?别说,学生们的思维还是很灵活的,让我更多加入历史故事等建议,我及时予以采纳。从这个角度说,这些书稿是经过一线调研的,有一定“群众基础”,学生们也是我的老师。
影响到自己的散文创作
拍摄解读《诗经》成语视频
记者:《<诗经>里的成语》的写作经历了多长时间?是否进入出版程序?
吴相艳:因为是业余写作,主业还是要把课教好,于是,利用零散时间,断断续续写了半年。后期因为说要与其他几本与《诗经》有关的书籍一起出版,就加快了写作速度。但因种种原因,出版的事耽搁下来,后来就赶上了3年疫情,加上我自己工作变动,每天忙忙碌碌,出版的事情一拖再拖。今年,沧县搞“读书党建品牌联盟”,引导中小学生诵读经典,切入点就是“读《诗经》·诵风雅”。在推动过程中,得到了《沧州日报》副总编辑张徽贞和沧州师范学院齐越传媒学院院长张海燕的帮助和支持。期间,说起《<诗经>里的成语》书稿的事,再次触动了整理出版的想法。当然,这又是一项大工程,我得静下心来,对每一篇析论重新审视、修改甚至重写,才敢拿出来奉献给读者。
记者:您是我市知名散文作家,这次编书是否影响了您的散文创作风格?
吴相艳:我只是一个业余写作者,实在不敢说“知名”。写散文,更多是自己跟自己、跟所感知的世界进行对话。所以,写这本《<诗经>里的成语》对我散文写作大有裨益。我在《诗经》成语里汲取营养,尝试跟古人对话。就像刚才说的,研究领域所限,我并不擅长学术性写作,这是一本对《诗经》成语的个性化解读。既然是个性化的,自然有“我”的写作风格标签,加上下笔之初,读者的目标对象就是学生,意在让学生看得懂、有借鉴、长知识,所以,就力求行文浅显易懂,让读者通过读这篇文章,能知道《诗经》之外的更多知识。比如,我特别侧重利用与某个成语意义有关的历代名家诗词、典故、《论语》中的观点等,做更有“文化风味”的解读,内容力求丰富,语言或抒情、或简短,每篇文章读下来,更像适合学生阅读的散文、议论文或小品文。
记者:听说您还拍摄了有关《诗经》成语解读的视频?能否介绍一下相关情况?
吴相艳:说到这件事,也有个机缘。网络时代,有人建议我把这些解读拍成短视频,做纯公益性的推广。毕竟,在短媒体盛行的时代,越小众的文化越需要普及推广,让更多的人从不同层面了解《诗经》宝藏。在短视频盛行的自媒体时代,将这些文字录制成短视频,似乎更有利于诗经文化的传播。不过说起来汗颜,这些工作也是紧锣密鼓地进行,当时很多朋友帮忙,在沧州美术馆录制了十几个成语,制作成了几十个视频,后来就赶上了疫情,又搁置下来。我近期利用业余时间,又把这些成语解读进行了文字上的精简,计划时机成熟的时候,继续把这件事做下去。相对于出书,这似乎更容易实现。在《诗经》的大宝库里,需要我们从不同层面“挖呀挖呀挖”,让更多的人看到《诗经》里开出的花。
从成语演化看国人的人格追求
诗经文化流淌在我们的血液中
记者:能否结合几个成语,谈谈《诗经》对现代人生活和工作的借鉴意义?
吴相艳:那就举三类成语吧。
一类是通过温润如玉、白圭之玷这样的成语,看中国人对温和、善良、严谨即儒家提倡“温良恭俭让”人格的追求。《秦风·小戎》中有一句是“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温润如玉由此演化而来,以玉的和顺比喻人的品性、容色、言语的温和柔顺,表达的不止限于对外在形象的赞美,更是指出了人应该拥有的气质风度和内涵修养。成语“白圭之玷”出自《大雅·抑》中“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原意是说,人说话要谨慎。如果白玉有瑕疵,还可以磨掉;要是人说错了话,祸从口出,就没有办法补救了。当然,白圭之玷现在用来比喻美好的人或事物存在的小毛病、小缺点。但从这些演化中,我们完全可以看到中国人对完美人格的追求,而这种温婉的人格美,也是我们今天所赞美的品质。
一类是通过夙夜在公、夙兴夜寐、夙夜匪懈这些成语,可以看到古人的勤政思想。仅“夙夜在公”这个词语在《诗经》中就至少被提到3次,今天对它的解读是官吏勤于政务。现在的人工作压力都很大,不管从事什么工作,早起晚睡、加班加点也是常事。可见无论什么时代,想有一份出色的成绩,少抱怨、多实干,日夜谨慎工作、勤奋不懈都是奋斗者的永恒命题。
一类是通过棠棣之华、鹡鸰在原、埙箎相应这样的成语,可以看到中国人对兄弟之情是多么重视。《小雅·常棣》中有“棠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用棠棣花瓣的紧密相连,来比喻兄弟相亲;用一只鹡鸰鸟离群、其余的都鸣叫寻找,这些大自然中亲密温馨的场面,来形象赞美手足情深,都很形象感人。埙和篪是古老的乐器,《小雅·何人斯》有一幅特别温馨的画面:“伯氏吹埙,仲氏吹篪。”是说长兄吹奏陶埙,小弟吹奏竹篪。这样一幅兄弟和睦、其乐融融的生活场景,难道不也是我们现代人所追求的吗?
作为现实主义诗歌源头,《诗经》是珍贵的文化瑰宝,诞生于《诗经》里的成语,凝结着中国人的情感和智慧,依然流淌于我们的血液、活跃在我们的语言中,想想这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真的希望更多的人能够走近它们,感受《诗经》文化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