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谢颖颖)12月21日下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造血干细胞采集室,45岁的张凤荣经过5个多小时的采集,成功捐献了393毫升健康的造血干细胞混悬液,为一名素不相识的血液病患者送去了重获新生的希望。她也成为了我市第48例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爱心志愿者。
张凤荣今年45岁,家住运河区,是中化工程沧州冷却技术有限公司的一名员工。2008年5月,她第一次来到沧州商城旁边的献血小屋,挽起袖子无偿献血。当听说捐献造血干细胞可以挽救濒临绝境的血液病患者生命时,她又毫不犹豫地留存了造血干细胞样本,成为中华骨髓库的一名志愿者。今年8月,张凤荣接到省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电话,告知她的造血干细胞与一名血液病患者的初次配型成功。当问到是否愿意捐献时,她毫不犹豫地同意了。在高分辨血样采集配型成功后,距离捐献造血干细胞又近了一步,张凤荣这才把消息告诉丈夫。她的丈夫是一名退伍军人,也是一名党员,起初不了解捐献造血干细胞的过程时,他有些担心,经过张凤荣的耐心讲解,他很快接受,并主动配合妻子,劝说老人和孩子一起支持她。
“这几个月没敢吃甜食,担心血糖高。”张凤荣说,为了可以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她调整了作息时间和饮食习惯,短短一个月就成功减重6斤,顺利通过了体检,完成了捐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