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6日
第01版:01

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 谱写沿海经济强市建设新篇章

——2023年沧州经济高质量发展回眸

截至目前,黄骅港已开辟内外贸航线35条,同世界上40余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共200余个港口有通航往来。图为货轮靠泊在黄骅港综合港区杂货码头作业。苑立伟 摄

本报记者 屈 鹏 李其征 郭 震 于海涛 李 倩 尹君伊

雪后的狮城,气温骤降,然而,在各重点项目建设现场,依旧是争分夺秒、抢抓施工的火热场景,建设者们浴“雪”奋战,不断刷新项目建设“进度条”。

回首即将过去的2023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砥砺前行、顽强拼搏,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在新时代新征程奋力谱写沿海经济强市建设的崭新篇章。

牢记嘱托担使命,感恩奋进新征程

回望2023年,让沧州人备受鼓舞、倍添信心、倍感振奋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5月视察河北期间,首次来到沧州视察。

在沧州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深入黄骅市旧城镇仙庄片区旱碱地麦田,了解盐碱地整治、旱碱麦种植推广及产业化情况;深入黄骅港煤炭港区码头,了解河北省港口整合发展和黄骅港生产经营、发展规划等情况,就盐碱地综合利用、黄骅港规划建设等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给予沧州730万干部群众最亲切的关怀、最有力的指导、最强大的精神力量,为沧州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带来了重大机遇。

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解放思想、奋发进取,在省委、市委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勇毅前行,把总书记殷殷嘱托转化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篇章的强大动力,以崭新的姿态和昂扬的斗志投身沿海经济强市建设,推动沧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市委成立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沧州黄骅港发展建设、盐碱地综合利用三个工作专班,坚持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北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与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结合起来,与开展主题教育结合起来,主动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共建“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梳理任务清单,细化责任分工,逐条逐项抓好落地落实。

这一年,是黄骅港发展建设取得扎实成效的一年——

沿海临港,是沧州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也是沧州最鲜明的特色和优势。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我市始终坚持把港口作为推动沿海经济发展的“主引擎”,不遗余力推动黄骅港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港口功能和集疏运体系,加快建设多功能、综合性、现代化大港,打造现代化综合服务港、国际贸易港、“一带一路”重要枢纽和雄安新区便捷出海口。

黄骅港至日本集装箱航线,至俄罗斯远东集装箱航线,至广州集装箱航线,至泉州港、厦门港集装箱航线先后开通,首个万吨级液化码头建成开放,首个港口铁路中心站建成投用,黄骅港雄安综合服务中心窗口在雄安新区综合保税区正式设立,黄骅港煤炭港区实现7万吨级船舶双向通航……我市坚持向海发展、向海图强,聚焦“我们有什么、到底缺什么、问题是什么、应该怎么办”,全面加快港口转型升级,全力推动码头、泊位、航道、管廊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增强港口承载力和服务力,真正让黄骅港优势和潜力充分释放。在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联合印发的《全国港口与航道布局规划》中,明确黄骅港上升为沿海主要港口,黄骅港战略地位进一步提高,沧州市沿海效应将进一步显现,在支撑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上,将提供更强基础支撑能力。

伴着黄骅港发展建设的脚步,重点项目加快推进,临港产业加速聚集,总投资129亿元的鑫海化工新材料综合体项目、总投资35亿元的河北科迈新材料项目、总投资30亿元的金长兴百万立方米大型储油库中转库项目等一批重大项目竣工投用,为沿海经济发展构筑强大支撑。

这是协同发展迈向更高层次的一年——

我们牢牢扭住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这个“牛鼻子”,认真思考“需要什么、突破什么、推动什么”,深化与京津雄产业、交通等全方位对接,努力把机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7月1日,沧州至石家庄直达高铁列车G3681/4次正式运行。沧州至石家庄间往返时长缩短到2小时15分钟。这一高铁线路开通,大大拉近了沧州与京津冀地区其他城市的时空距离。

(下转第八版)

2023-12-26 ——2023年沧州经济高质量发展回眸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13371.html 1 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 谱写沿海经济强市建设新篇章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