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 杰 本报通讯员 姜姝娴 顾 月
2024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做好经济工作至关重要。如何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持续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日前,记者就此专访了市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屈国治。
屈国治说,市发改委将更好地发挥重点项目引领作用,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民生改善等领域推进一批带动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扎实推进“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
在要素保障方面,市发改委将做好重大项目与能耗“双控”目标衔接,健全完善项目融资“政金企”常态化对接机制,积极争取各类资金支持。同时,落实国家规范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鼓励民间资本参与盘活闲置国有资产,切实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2024年,京津冀协同发展迎来十周年。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突出抢抓政策机遇,主动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服务保障雄安新区建设,抓住用好国家政策红利,扎实推动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屈国治表示,市发改委将发挥渤海新区黄骅市等5个省级平台作用,高标准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重大项目承载能力,扎实做好京津冀产业协作、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大文章”。
“要突出打造强劲引擎,加强港口能力建设,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加快打造多功能、综合性、现代化大港。”屈国治表示,按照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要求,市发改委将加快推进集装箱、滚装、原油等码头项目,畅通集疏港铁路、干线铁路、公路和码头堆场的有效衔接,推动大宗商品“公转铁”,重点谋划推进进厂、进园、进港口的铁路专用线项目,加快港产城融合发展。
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突出扩大有效投资,突出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屈国治说,市发改委将发挥重点项目引领作用,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民生改善等领域推进一批投资体量大、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落地开工,增强项目建设后劲,扩大有效投资。同时,以石油化工为主导,兼顾煤化工、盐化工,积极向下游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及轻纺产业拓展,建设一流化工基地、国家合成材料基地,落实主导产业高质量发展。以入选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为契机,积极谋划一批物流枢纽基础设施补短板项目。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一批链主企业和生态主导型企业,加强高水平创新平台建设,带动创新能力整体提升。
“要突出深化改革开放,加强重点领域深化改革,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努力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对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作出部署。“我们将推进‘放管服’改革,严格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推动各项任务清单化、项目化、政策化落地落实,打造沧州特色创新举措。”屈国治说。
屈国治说,市发改委还将加快完善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逐步落实能耗双控,逐步向碳排放双控转变。积极推动绿色循环发展,推进大宗固废综合利用,推广先进适用的工艺技术设备,夯实生态文明工作基础。依托我市优良的化工产业基础、可再生能源资源优势、强大的装备制造技术能力、独特的综合港优势,大力优化能源结构,持续推进能源清洁低碳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