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尹君伊 李其征
历经蝶变,精彩绽放。
2024年第一天,南川楼和朗吟楼穿过斑驳的历史时空,以崭新的风姿敞开“怀抱”迎接八方来客,运河两岸再现摩肩接踵、游人如织的繁华盛景。
南川古街片区是沧州城市记忆的富集区,微缩了沧州的城市发展史。近年来,沧州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重要指示精神,积极、科学、严谨地开展了大运河文化带及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南川楼、朗吟楼两座沧州历史文化名楼实现涅槃重生。
复建后的南川楼整体为明清建筑风格,首层四出抱厦,折转八角,二层探歇山平座,三层环廊用重檐四角攒尖,升贡鎏金宝顶。复建后的朗吟楼坐北朝南,左拥南湖,右环运河,其建筑风格采用明清楼阁式,四面出抱厦,重檐歇山顶。两座楼与脚下的大运河相呼应,见证了沧州往日的兴衰,也见证了沧州今天的崛起,成为整个京杭大运河沿线较为珍贵的文旅资源。
“今天两楼对外开放,可以登高远眺了。”“听说内部陈列了很多和沧州有关的文物,一定要进去一饱眼福。”……寒冷的天气难抵市民的热情,开楼仪式还未开始,南川老街就已聚集了许多慕名而来的游客,共同翘首盼望南川楼、朗吟楼揭开“神秘面纱”。
10时许,开楼仪式在刘吉舞狮团的表演中拉开序幕。伴着锣鼓声声,一条威武的金龙在朗吟楼广场上或翻、或跃、或滚、或缠,以欢快的舞姿喜迎八方来客。随后,独具沧州特色的舞狮闪亮登场,6只大小不一的狮子展示了威猛不屈、生生不息的气势,与狮城沧州的时代精神完美契合。
开楼仪式上,16名身着汉服的小学生齐声诵读《诗经》,他们是来自新世纪小学四、五年级的学生。新世纪小学校长孟蕊介绍:“这些孩子都是学校诗经社团选拔出来的,平时就定期学习《诗经》文化。这次借着两楼开楼的契机,我们挑选了四首易于孩子们诵读的篇目,让他们在更多人面前展示自己,进一步将《诗经》文化根植于师生的心灵。”
开楼仪式结束后,市民开始有序进入两楼参观。步入朗吟楼,在清脆空灵、幽雅轻盈的古琴演奏中,朗吟楼的沧桑历史详尽展示在世人面前,(下转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