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1月04日
第04版:04

闪耀中国智慧 贡献中国力量 展现中国担当 提供中国方案

大国外交2023:风高浪急更见砥柱中流

新华社记者 刘 赞 宋 盈 朱瑞卿

刚刚过去的2023年,世界依然不太平。地缘冲突威胁世界和平稳定,全球经济复苏动力不足,现行全球治理体系持续面临变革挑战。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风高浪急更见砥柱中流。

2023年,中国大国外交奋发有为,为世界和平安全奔走呼吁,为全球发展事业注入动力,为改善全球治理、应对全球性风险挑战贡献力量,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征程上留下浓墨重彩的印记。

(一)为破解国际安全困境贡献中国智慧

2023年的世界,多重矛盾凸显,地区冲突不断,维护和平稳定成当务之急。中国继2022年提出全球安全倡议后,2023年2月发布《全球安全倡议概念文件》,阐释倡议核心理念原则,明确倡议重点合作方向,就倡议合作平台和机制提出建议设想,展现中国维护世界和平的责任担当和守护全球安全的坚定决心。

中国是全球安全倡议的提出者,更是坚定践行者。过去一年中,中国不断为维护世界和平而呼喊,为实现共同安全而努力。

围绕最新一轮巴以冲突,中国努力推动停火止战。2023年2月,乌克兰危机升级一周年之际,中方发布《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文件,既明确解决危机的重大原则,也提出走出危机的清晰路径,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同。在阿富汗问题上,中国发布《关于阿富汗问题的中国立场》文件,明确表示中方坚持“三个尊重”“三个从不”,就稳定局势、和平重建、反恐禁毒、国际协调、缓解人道危机等提出可行办法。

过去一年,中国践行全球安全倡议最重要成果之一,莫过于推动沙特与伊朗和解。两个中东大国在中国斡旋下握手言和,为动荡不安的世界带来重大利好。“中国成功斡旋沙伊复交开启中东和解新时代。”卡塔尔哈马德·本·哈利法大学副教授史蒂文·赖特这样评价。

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中国积极践行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坚守公平正义,为动荡世界注入更多稳定性,赢得国际社会广泛认同和支持。

(二)为解决全球发展问题贡献中国力量

雅万高铁是中印尼共建“一带一路”的重大标志性成果,也是中国携手世界、共谋发展的最新例证。

在非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硕果累累、捷报频传:尼日利亚莱基深水港开港运营,津巴布韦和安哥拉国际机场航站楼顺利落成,科特迪瓦科科迪桥建成通车……2023年8月,中非领导人相聚南非约翰内斯堡,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五次会晤期间举办中非领导人对话会。会后,中方发布《支持非洲工业化倡议》《中国助力非洲农业现代化计划》《中非人才培养合作计划》,支持非洲一体化和现代化建设。

在亚太,2023年9月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期间,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就“一带一路”倡议同东盟印太展望互利合作发表联合声明,并通过农业、电子商务、科技创新等领域的合作文件;在11月的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习近平主席发表重要讲话,为共同打造亚太发展下一个“黄金三十年”指明方向。

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之际,2023年10月举行于北京的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吸引150多个国家参加,达成总金额972亿美元的项目合作协议。“我们追求的不是中国独善其身的现代化,而是期待同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内的各国一道,共同实现现代化。”习近平主席在高峰论坛上提出携手实现和平发展、互利合作、共同繁荣的世界现代化的宏伟愿景,宣布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明确了未来努力的方向。

各国携手实现世界现代化,发展是关键。自2021年提出全球发展倡议以来,中国一直推动国际社会重新聚焦发展,把发展议题置于国际合作议程中心位置。2023年9月联合国大会期间,中方主办全球发展倡议合作成果展示高级别会议,发布《全球发展倡议实践成就与世界贡献》报告。与会各方高度评价倡议对凝聚发展共识、助力落实联合国2030年议程的突出贡献,一致表示期待深度参与倡议合作,坚持多边主义,重振全球发展议程。

(三)为完善全球治理展现中国担当

全球气候变暖,是当前人类面临的主要全球性挑战之一,关系到人类未来生存和发展。中国在2023年11月初公布《甲烷排放控制行动方案》后,又与美国在COP28开幕前达成共识,向世界展现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为11月底开幕的COP28注入动力。

在这次会议上,中国既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维护发展中国家正当权益,也和其他缔约方一道积极推动对话磋商,提供各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最终推动被称为近年来“最困难”的气候会议取得成功。在大会闭幕全体会议现场,中方呼吁取得广泛共识,多方代表明确表示“我们认同中国”。

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风险挑战,需要有效的全球治理体系。其中,维护大国关系稳定尤为关键。2023年,中国努力推动构建和平共处、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格局,为维护全球战略稳定贡献正能量。

从稳妥应对中美关系面临的困难挑战,到年中接待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财政部长耶伦、商务部长雷蒙多等高官访华,再到习近平主席11月赴美与美国总统拜登会晤并就管控分歧和开展相关合作取得多项成果,中国面对美国持续挑动“大国竞争”,在坚决维护自身权益的同时,始终本着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原则发展中美关系,推动中美关系止跌企稳。

中俄领导人2023年实现互访,为两国关系擘画新蓝图。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恢复线下举行,双方在中欧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周年之际就进一步深化中欧关系作出战略指引,发出共同努力推动中欧关系进一步向前发展的积极信号。

有效的全球治理体系需要反映世界各国合理诉求。2023年,中国引领国际体系和秩序变革方向,继续团结广大发展中国家,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

(四)为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怎样建设这个世界给出中国方案

一年来,不论是致力于维护和平、促进发展,还是应对全球性风险挑战、推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中国外交都基于人类同处地球家园、世界各国命运与共的根本认知,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最高目标。

2023年,中国与多国关系提质升级,全球伙伴关系网络范围更广、质量更高。双边命运共同体建设取得新进展,中国同中亚五国实现双边层面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全覆盖,同越南宣布携手构建具有战略意义的中越命运共同体。

2023年年底,中央外事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特别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理念进行了深刻概括和总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以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为努力目标,以推动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为实现路径,以践行全人类共同价值为普遍遵循,以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为基本支撑,以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为战略引领,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实践平台,推动各国携手应对挑战、实现共同繁荣,推动世界走向和平、安全、繁荣、进步的光明前景。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各国人民前途所在,是中国不断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怎样建设这个世界给出的中国方案,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秩序观、价值观,顺应了各国人民的普遍愿望,指明了世界文明进步的方向,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追求的崇高目标。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放眼全球,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但人类发展进步的大方向不会改变,世界历史曲折前进的大逻辑不会改变,国际社会命运与共的大趋势不会改变。新征程上,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将进入一个可以更有作为的新阶段,必将在世界舞台上演奏出新的华彩乐章,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据新华社北京1月3日电

2024-01-04 新华社记者 刘 赞 宋 盈 朱瑞卿 闪耀中国智慧 贡献中国力量 展现中国担当 提供中国方案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14401.html 1 大国外交2023:风高浪急更见砥柱中流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