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1月08日
第05版:05

“村民盼的 就是咱要干的”

本报记者 祁 洁 本报通讯员 张 春

幸福生活“舞”出来

摇摇欲坠的土坯房改造成了活动广场;条条民心路,铺到村民心坎上;孝老食堂传递着善美新风……沧县纸房头镇从影响大、群众直接受益的事情入手,为村民解决了一件又一件生活小事,办成了一件又一件惠民大事。

小广场改出好村风

虽然已搬到附近的小区住,但刘建甫一有空就回村里转转,每次必去的,是村委会前面的小广场。

“咚……”随着机械挥舞着“手臂”,几间土坯房应声倒下。每次,站在广场上,这个情形总在他脑海中浮现。刘建甫静静地环顾着周边,昔日摇摇欲坠的土坯房改造成了活动广场,坑坑洼洼的砖路变成了水泥路,几位老人正在广场的小亭子下聊天。看着这些,笑容悄悄地爬上了他的眉梢。

刘建甫家住沧县纸房头镇古迹铺村,他一直心心念念的小广场,以前,是一片没有人住的土坯房,这其中,也包括他家的4间。

2014年,古迹铺村“两委”经过多次商讨,决定改善村容村貌,紧挨着村委会的那片土坯房,成为重点改造对象。“虽然这些房快塌了没人住,但被拆了人家肯定舍不得。可这儿不拆、那儿不动,咱村就不会有变化。”村干部只能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入户做工作。

“建甫,村里想把村委会前头的土坯房拆了,改造成活动广场,现在来征求一下你的意见。”“那房也没法住人了,在那儿立着确实影响村里环境,为了咱村的变化,我同意拆。”刘建甫一口答应。

刘建甫家拆了4间、刘雅玉家拆了6间、刘巨秀家拆了3间……在村民们的大力支持下,古迹铺村的第一个活动广场建好了。

小广场的建成,不仅让村庄面貌大变样,还大大改善了村风民风。村党支部书记刘明杰说:“这些热心村民为全村老少树立了榜样。近年来,村里的主路变成了水泥路,小胡同铺上了花砖,广场上新建了亭子、新装了健身器材, 这些变化都离不开村民们的支持。大伙儿常说,‘为了咱村的发展,我们全力支持。’”

民心路畅通暖民心

最近,纸房头镇南小营村村民刘艳海出来进去心情舒畅。

过去,他家胡同是砖路,多年来,由于受大车小车的碾压,路面变得大坑套小坑,进进出出很不方便。而如今,他不再为此而苦恼。“砖路变成了水泥路,村里补贴完,每户才掏1000多块钱,这民心路真是暖透了大伙儿的心。”刘艳海连连称赞。

不只是刘艳海家胡同的路修好了,目前,南小营村的50多条胡同中,已有一半儿都修成了水泥路。

近年来,随着南小营村集体经济的壮大,村“两委”一心要把钱花在刀刃上,为村民解决实际难题。为改善人们的出行条件,村“两委”决定修主路的费用由村委会承担,修胡同的路由村委会补贴、村民分摊。

南小营村掀起了修路热潮。

“关书记,我们胡同的路也想修,给我们登记上。”“没问题,咱村的路修得越多,变化越大。”每天,村党支部书记关明友都会接到不少村民的电话。

路通民心通,关明友欣喜地感受到,道路的改变不仅方便了村民的出行,还无形中拉近了人们之间的关系。胡同的路修好了,村民们主动把边边角角拾掇得利利索索。“明年春天,在路边栽点儿树和花。”“咱把菜园统一加上小篱笆。”村民们共同为美化村庄环境出点子,邻里之间越来越和睦。

孝老食堂传递善美新风

“苏书记,我们什么时候可以去孝老食堂吃饭?”“再等几天,等东西置办全了,马上开餐。”在纸房头镇东纪家洼村,村民们一见到村党支部书记苏嘉林,就迫不及待地打探。

东纪家洼村的孝老食堂,是村“两委”新打造的,占地100余平方米,免费为村里的五保户、低保户和80岁以上独居老人提供午餐。

办一件实事,暖一片人心,多一份力量。孝老食堂的打造,不仅解决了村里部分老年人的吃饭问题,还传递了善美新风。

“苏书记,我想给孝老食堂捐点儿米和面。”经常有村民主动为孝老食堂捐东西。

一听说村里要打造孝老食堂,村民刘家理给苏嘉林打电话,抢先把厨师的位置占上了。他说:“苏书记,我以前当过厨师,给老人们做饭,不用给我钱。”

苏嘉林告诉记者,如今,越来越多的村民自发参与到村庄建设中来,成了乡村振兴的“主力军”。

在纸房头镇,每个村庄都从群众直接受益的事情入手,为村民解决了一件又一件生活小事,办成了一件又一件惠民大事。群众之事无小事,一点一滴暖民心。镇党委书记许勇说,村民们盼的,就是他们要办的,要聚焦人们的最急、最忧和最盼,真正把各类琐事小事办好、办实、办到百姓心坎上。

2024-01-08 本报记者 祁 洁 本报通讯员 张 春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14676.html 1 “村民盼的 就是咱要干的”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