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周洋 通讯员刘颖欣)日前,记者从市乡村振兴局获悉,去年以来,我市深入开展“雨露计划+”就业促进行动,全力实施脱贫家庭和监测对象新成长劳动力学费资助、技能培训、就业创业“全链条、一体化”帮扶,切实让脱贫基础更稳固、成效更持续。
近年来,我市始终把脱贫人口务工就业作为脱贫群众稳定增收的重要保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坚持就业优先,扎实推进“雨露计划+”就业促进行动,精准开展就业帮扶,推动脱贫家庭新成长劳动力充分就业,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市乡村振兴局会同市教育局、市人社局联合印发通知,对“雨露计划+”就业促进行动进行安排部署,联合组织召开就业帮扶工作调度会,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建立定期会商、协同推进工作机制,实现信息数据共享。并将2021年以来享受“雨露计划”补贴的毕业生全部纳入大学生就业帮扶计划,在就业政策和招聘活动中予以重点倾斜。
我市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宣传“雨露计划”先进典型,讲好技能成才故事,进一步营造“劳动光荣、技能增收”的社会氛围,组织引导脱贫家庭新成长劳动力接受职业教育,激发其内生动力,树立起技能致富的信心决心。吴桥县桑园镇焦庄村焦金松事迹,入选河北省“雨露计划+”就业典型案例推荐范围。
同时,各村“两委”、驻村工作队和学校等各自发挥作用,摸清脱贫家庭新成长劳动力底数,建立了新成长劳动力入读职业院校意愿清单、“雨露计划”在读学生清单、“雨露计划”即将毕业学生就业意愿清单、“雨露计划”已经毕业未就业学生清单等工作台账,并对各类清单台账做到了动态调整、动态管理,及时掌握最新帮扶需求。在此基础上,我市利用中央和省定点帮扶、省内区域性结对帮扶、“万企兴万村”行动等机制,助力就业行动;组织乡村干部对未就业学生逐户进行走访,了解未就业原因,及时跟进就业帮扶措施,确实有特殊原因无法外出就业的,乡村公益岗位予以兜底帮扶。
为强化政企合作,我市还开展了与阿里巴巴集团合作跨境电商院校行动,经积极争取,沧州工贸学校入选首批与阿里巴巴集团合作跨境电商院校。截至目前,该校40名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已完成线上课程学习和“阿里国际站操盘官”认证考试,其中36人考取了合格证书,为参加阿里国际站商家专场双选会做好了人才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