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郭 震 本报通讯员 李 震
虽已进入严冬时节,但沧州一个个项目建设现场上依然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无论是机器轰鸣的车间,还是塔吊林立的工地;无论是日新月异的工业园区,还是蓬勃发展的产业基地,都演奏着沧州砥砺奋进的最强音。
新项目催生新动能,大项目预示大发展。2023年,我市把加快项目建设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头等大事,按照“竣工一批、在建一批、开工一批、储备一批”的总体思路,持续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为推动沧州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坚持“项目为王”,在实施项目带动上发力突破
经济航船行稳致远,重大项目既是“稳定器”,更是“推进器”。
2023年,全市共实施省市重点建设项目475个、总投资2732亿元,其中省重点建设项目50个、总投资1059亿元;全市共47个项目纳入省重点前期项目管理,总投资1262.2亿元,平均单体投资27.4亿元。与上年相比,总投资增长244亿元,增幅24%;单体投资增长13.7亿元,增幅100%。省重点前期项目规模和质量均有所提升。先后组织四次重点项目建设现场推进会,总计开工项目1230个、总投资超3600亿元,涵盖了多个重点领域,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新动能。
占地1100亩、总投资180亿元的鑫海控股集团澳凯石化高端复合材料综合体项目正在渤海新区黄骅市加快推进。该项目主要包括一期油品储存中转库项目、二期高端复合新材料项目、三期石化特种材料项目。项目相关负责人表示,项目建成后,澳凯石化公司将实现从石化产业向新材料产业的链条延伸。高端复合材料综合体项目的集聚带动效应,也将为产业集群发展带来积极影响,为渤海新区黄骅市绿色石化产业从“油头”向“化尾”延伸产业链条、建设更具广泛影响力的优质化工新材料基地注入新的动力。
我市围绕绿色化工、管道装备等传统主导产业,着力做好建链补链延链强链大文章,促进产业链条更加完备、产业特色更加鲜明、集群效应更加突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加快。
一年来,投资205亿元的河北德谊生物科技、投资180亿元的鑫海化工澳凯石化高端复合材料、投资310亿元的远景(沧州)零碳智能产业园,(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