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1月12日
第05版:05

7年来,在民警解凤云与流浪人员之间,发生了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她给他们取名,为他们落户,帮他们寻亲——

为21名流浪人员找到家

本报记者 杨金丽

流浪人员党民兰的女儿抱着解凤云泣不成声

前两天,在盐山县公安局户籍民警解凤云的帮助下,流浪多日的智障女子党民红从此有了名字和户口。解凤云告诉她这一好消息后,虽然不太清楚怎么回事,但看到解凤云高兴的样子,党民红也不由得开心地笑了。

党民红是解凤云帮助的第41名流浪人员。从2017年至今,7年来,她给41名流浪人员解决了上户口的难题,还帮助其中的21人找到了亲人。

45岁的解凤云是盐山县公安局城关派出所四级警长,她心地善良、乐于助人,有一副热心肠。2017年,盐山县民政局先后收留了37名流浪“三无”人员。这些人没有户口,无法享受国家政策应有的福利。民政部门工作人员很着急,但又想不出好办法。一个偶然的机会,解凤云了解到这一情况后说:“我来想办法,无论如何都要给他们解决户口问题。”

解凤云立即行动,很快整理好了他们的详细情况,并向相关领导汇报。她主动请缨,负责流浪人员的妥善处理问题。由于这些人情况复杂,解凤云多次到各个部门协调沟通,补充完善每个人的材料,推进每个环节的办理进程。

这些人多为智障,并不明白她的苦心。拍身份证照片时,他们就像一群调皮的孩子,根本不听招呼。解凤云没生气也没着急,她和民政部门工作人员一起,想方设法哄着让他们配合。照片不合规,她又一次次为他们补拍,直到符合要求为止。

此后,解凤云牵挂着这群人。工作之余,她常抽时间去看望他们,成了他们为数不多的“亲人”之一。她还积极与民政部门合作,想方设法把他们的信息录入寻亲网,帮他们寻找家乡和亲人。至今,她和民政部门已为其中的21名流浪人员找到了家乡和亲人。

党民兰就是其中之一。

去年3月初,山东乐陵警方通过人像比对,找到解凤云和盐山县民政局,询问党民兰的情况。原来,13年前,乐陵当地走失的女子刘某和党民兰的信息高度一致。经进一步核查、确认,最终确定党民兰就是走失已久的山东女子刘某。

不久,刘某的公婆和女儿赶到盐山认亲。看到妈妈被照顾得白白胖胖,其女儿扑通一声跪在解凤云面前:“阿姨,太感谢你们了!谢谢你们没让我妈受罪,你们是我们全家的恩人……”

看着眼前泣不成声的女孩,解凤云赶紧扶起她,拥在怀里说:“闺女,别哭,这是高兴事。看到你们一家人团聚,我打心眼里高兴……”

为党民红解决了户口的问题后,解凤云与当地民政部门合作,把她的信息录入寻亲网。她期盼着,党民红也能早日找到亲人。

2024-01-12 本报记者 杨金丽 7年来,在民警解凤云与流浪人员之间,发生了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她给他们取名,为他们落户,帮他们寻亲——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15131.html 1 为21名流浪人员找到家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