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华
曾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上帝给了某个人一个任务,叫他牵一只蜗牛去散步。他不能走得太快,因为蜗牛已经尽力爬,可为何每次总是那么一点点?他催促它,责备它,蜗牛用抱歉的眼光看着他,彷佛说:人家已经尽力了嘛!他还是很生气,拉它、扯它,甚至想踢它。蜗牛受了伤,它流着汗、喘着气,仍然一步一步地慢慢往前爬……唉,就让蜗牛慢慢爬吧,他静下心歇一歇。咦?他忽然闻到了花香,原来身边还有个花园;他感到了微风,原来夜里的微风这么温柔;他听到了鸟叫,他听到了虫鸣,他看到满天的星斗多美丽!咦?他以前怎么没有这般细腻的感受……
听完这个故事,我联想到教育孩子的感受。其实,教育孩子也像牵着一只蜗牛在散步,过程漫长,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克服急躁,放平心态,慢慢来。
班里有个男孩儿,跟着姥姥姥爷一起生活,很长时间才能见到爸爸或妈妈一次。老人年龄大了,辅导不了孩子学习,在习惯养成上也有所欠缺。男孩儿上课时精力不集中,总是做小动作、走神;作业写得很乱,而且错题很多;课间时还追跑打闹,三天两头总是犯错。只要孩子一犯错,他的姥爷就非常着急,有时甚至拧着孩子的耳朵责问:“你为什么不听话?”但是只管用两三天,过后男孩儿依然我行我素。
有时候我也很生气,但是冷静下来细想,每个孩子都想成为家长和老师喜欢的好孩子,都希望得到家长和老师的表扬,而不是批评甚至打骂。但是,好习惯的养成需要从小培养,需要日积月累。
于是,我一到课间就找他谈心,教他怎样听课、怎样学习、怎样和同学们交朋友。平日里,男孩儿无论是课上答对一道题、课间主动清理垃圾,还是见到老师和同学有礼貌地问好,我都会及时表扬,并时常和他的家长沟通,引导他们去正面教育孩子,而不只是一味地打骂。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男孩儿渐渐有了进步:上课积极回答问题,被评为“课堂之星”;课间不再追跑打闹,还主动打扫卫生或者做课间操;与同学的关系也越来越融洽。不仅如此,他还通过选拔,成为了学校“精灵合唱团”的一员。
你看,教育孩子其实就像牵着蜗牛散步,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向我们展示了生命中最美好的一面。孩子的本性都是善良的,家长和老师们又何妨放慢脚步,陪孩子静静体味生活的苦辣酸甜,这其中成就的,不只是孩子,还有我们每一个人。
(作者系沧州市实验小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