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大计,教育为基。教育不仅是衡量民生福祉的标尺,更是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2023年,沧县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结合县域实际,积极推进乡村教育振兴,制定《沧县教育三年大提质行动计划》,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主线,强党建、惠民生、抓队伍、重德育、创特色校园,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让教育为沧县发展扬帆筑梦。
强党建 擎起教育发展大旗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走进沧县汪家铺镇董辛庄小学,朗朗读书声传遍校园,古老的《诗经》浸润着学生们的心灵。2023年12月1日,《沧州日报》副总编辑张徽贞和沧州师范学院齐越传媒学院院长张海燕,给学生带来了一场关于《诗经》的文化盛宴。来自杨桥小学、于庄子小学、董辛庄小学的200多名师生一起聆听了讲座。现场,张海燕讲授诵读技巧,与学生们亲切互动,大家情不自禁地一起吟诵起来。
让《诗经》诵读成为强化党建读书品牌的切入口,是沧县中小学创建党建品牌的有益探索与实践。
2023年,沧县申报了23个党建品牌,重点对兴济小学的“慧诚先锋”、张官屯镇狼儿口学校的“振兴中华同筑梦”、沧县中小学的“运河星火”等特色党建品牌指导整改,提升品牌建设活力。
在“把党员培养成骨干教师,把骨干教师培养成党员”的双培养机制下,党员班主任示范岗、党员包保责任区、党员志愿服务队等一批批党员先锋队,在教育教学一线冲锋在前、实干在先,为广大教师起到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县办学校、乡镇中心校书记带头讲党史,给全县10万余名师生上思政课。此外,180名思政教师共同参与传授党史知识、讲述党史故事,增强学生爱国情怀。
一大批骨干教师还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党组织的向心力、凝聚力进一步凸显。
惠民生 持续改善办学条件
隆冬时节,走进杜生镇初级中学,优美整洁的校园环境让人眼前一亮。教室里配备了新型多媒体设备,老师生动的讲解,与形式多样的信息化演示相得益彰,课堂学习生动有趣。
透过杜生镇初级中学这个窗口,折射出沧县改善办学条件、推进民生项目的不懈努力。
教育优先,投入先行。2023年,沧县投资约5000万元,完成沧东实验学校项目(一期)教学楼、综合楼及附属工程。沧县中学、大褚村中学等高中学校的扩容改造项目全部开工,年内完成投资1800余万元;王官屯中学、姜庄子幼儿园、陈圩小学等新建项目陆续开工,年内完成投资约1000万元。续建项目进展显著,投资约1500万元的杜生镇初级中学教学楼、风化店中心幼儿园、兴济镇南堤小学等项目后续工程完工。
项目建设有力推动了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完成建设日托幼儿园25所,新增民办普惠幼儿园4所,解决了百姓的后顾之忧,孩子在家门口就能接受优质教育。
随着惠民工程的实施,沧县高中学位不足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在此基础上,沧县坚持走沧县中学龙头带动、风化店中学艺术强校、杜生第三中学体育特色发展之路。沧县中学和鸿臻高级中学充分发挥传统名校和新建学校的优势,致力于创建名校品牌、培养尖端优质学生。2023年高考,全县本科及强基计划上线率大幅提升。
校园数字化应用软环境建设同步进行。2023年,设备采购投资840万元,提升办学水平。
一项项改扩建工程先后实施,一座座教学楼拔地而起,一批批先进教学设备投入使用,全县办学条件有效改善,沧县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
抓教研 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2023年10月19日下午,沧县中学学术报告厅内,全体老师开展了“青蓝工程”师徒结对座谈会。青年教师分享成长体会,年长导师分享教育经验,气氛热烈而欢快。
青蓝相接,砥砺同行,这是沧县“青蓝工程”的一个缩影。
2023年初,沧县出台《沧县教育三年大提质行动计划》,以强化教师队伍为工作重点,积极推进乡村教育振兴。充分发挥教研工作管理、研究、指导、服务、评价职能,不断在提高教研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上走深走实。
各学科围绕落实新课标、指导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上下功夫,沧县教育局组织教研员深入学校44所,听评课600余节,研训300余场次,进行有针对性地指导。借助市教科所惠农工程、教育共同体建设,中学组全员走进沧县三中、风化店中学、沧县中学3所高中进行课堂教学指导。强化名师引领。名师团队开展示范课48节、教学讲座36人次、送教送培63人次,引领创建高效课堂。
开展“名师工程”系列活动。各学科开展名师大讲堂、精品课展示、送教送培等50余场次,分享教学经验,推广教学成果。
狠抓青年教师队伍。以锤炼教学基本功为重点,县、乡(镇)、校广泛开展教师教学技能大比武、大练兵活动,通过组织粉笔字、课标知识、口语朗读、课件制作、教学设计、汇报课等形式多样的比赛,督促青年教师过关达标,提升技能。各学科组织教学素养赛、优质课评比、论文评选等赛事22项,广搭练兵平台,提升队伍素质。
课题研究实现新突破。2023年获批立项省级课题3项、市级课题46项,其中2项课题被评为沧州市十大重点课题。结题的课题,省级2项、市级9项、县级4项。荣获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1项、沧州市微创新成果推广1项。
教学路漫漫,“研”途皆风景。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正在逐步形成。沧县广大教师敬业爱生、实干兴教,用智慧和汗水书写了沧县新时代教育新篇章。
重德育 关爱未成年人成长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大官厅乡中学学生的合唱《歌唱祖国》,赢得在场观众的热烈掌声。
2023年5月31日,在沧州市文化艺术中心,沧县第三十三届校园艺术节展演活动拉开帷幕。来自全县19个乡镇及县办学校近千名师生,表演了歌曲、舞蹈、戏剧、武术等节目,展现了全县中小学生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2023年以来,沧县以立德树人为宗旨,深入开展各类主题实践活动。
充分发挥县域内红色资源优势。沧县利用红色教育展览馆,组织师生实地开展教育活动。在清明节、“九·一八”事变纪念日、烈士纪念日、国庆节,各学校组织学生到季振同故居、侵华日军捷地炮楼遗址、青沧战役纪念馆、北白塔惨案遗址等地开展红色文化研学活动100余场次。
各学校以春节、元宵节、端午节等重要传统节日为契机,深入挖掘传统节日文化和精神内涵,进一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文明校园创建中,各学校广泛开展“童心向党”主题教育实践活动,通过“我向党旗敬个礼”“党的故事我来讲”等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历史,厚植爱国爱党情怀。
各学校开展“红领巾奖章”“红领巾研学大运河”“红领巾心向党,石榴籽一家亲”等主题活动,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热爱家乡、民族团结的情怀。
时光不负耕耘者。2023年5月,纸房头镇中学、大官厅小学荣获河北省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案例。8月,捷地回族小学五(1)中队和沧县实验学校四(3)中队成为全国红领巾中队。11月,沧县实验学校获评省级文明校园……
创特色 推进教育内涵发展
2023年,河北省第一批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示范校名单出炉,作为沧州市唯一一所村镇小学的沧县兴济镇小学,受到河北省教育厅表彰。
崔尔庄镇纪晓岚小学,入选教育部乡村温馨校园建设典型案例。
教育部公布的第五批乡村温馨校园建设典型案例学习名单中,纪晓岚小学成为河北省入选的3所学校之一。
……
这是沧县大力推进乡村教育振兴结出的累累硕果。一项项饱含心血的荣誉,承载着沧县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信心、决心和恒心。
2023年,沧县以持续推进“五名工程(名校、名校长、名师、名班主任、名生)”为契机,以“名校”创建为纲,结合地域实际,制定了《加强学校管理学校品牌创建任务清单》,明确工作任务和完成时间节点。各学校老师外出学习,借鉴先进经验,集思广益,全力推进品牌创建工作,取得一定成绩。
大官厅小学的“扇文化”、大官厅乡中学的“绿色校园”建设和体育教育、土塔小学的学生篮球、杨桥小学的“书香校园”、汪家铺小学的“剪纸艺术”、西河头小学的“劳动教育”、郑屯学校的“科技教育”、纪晓岚小学的“传统文化教育”、李屯小学的“绳文化”等成为学校的特色教育,“一校一品”建设成效凸显。
沧县不仅重视学生的文化教育,还充分挖掘学生自身的潜能和特长,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吉庆学校、刘屯小学等十几所学校的学生在体育、剪纸、泥塑等特色教育上取得优异成绩。
在李宁·中国小学生篮球联赛河北赛区中,仵龙堂乡土塔学校U12女子篮球队作为唯一一支来自农村小学的参赛球队,获得河北省第四名的好成绩。在沧州市中小学生篮球比赛中,沧县代表队收获了6个项目中的5个冠军、1个亚军。沧县教育局荣获沧州市中小学生篮球比赛突出贡献奖。省运会上,大官厅乡第一中学的季燕美获铅球乙组第一名……
春华秋实,不负耕耘。2023年教师节,沧县县委、县政府对“五名工程”的10所“名校”、10名“名校长”、百名“名班主任”和“名师”进行表彰,沧县教育局对百名“名学生”进行表彰,标志着沧县第一期“五名工程”圆满收官。
岁序更替,华章日新。《沧县教育三年大提质行动计划》进入关键阶段:党建示范校引领、教育人才培养、教学质量提升、学校品牌创建、职教扩能提级、平安校园创建、学生资助惠民……各项工作强势进发。
蓝图铺就,号角吹响。沧县将紧扣教育强县的目标,以最好的资源推进乡村教育振兴,全力打造一流的教育生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