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献县西城乡小邵寺村的一名新型职业农民。我把农民当作一份职业,在2000年时,就到天津郊区流转土地搞棉花规模化种植。2008年,返乡后成立献县秋江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立志在家乡的土地上干出点成绩。
与《沧州日报》结缘,在一年春节后。还记得那一年,刚过完春节没几天,我就投入到农业生产中,也因此获得关注,头一次上了报纸。
作为万千农民中的一员,能被媒体关注,我感到很幸运,同时,也感动于新闻工作者的敬业精神。社会的关注,也让我坚定了作为庄稼人的初心——更专注农业事业,用心用力让产业发展更上一层楼。
农忙之余,我也经常学习国家的惠农政策,关注《沧州日报》对于“三农”典型的报道,创新思路,积极转型新型职业农民、创新生产技术体系、探索共同致富路径。这些年,合作社从单一的农机作业服务,发展成了本领多样的社会化服务组织,将单一粮食生产延伸到面粉、馒头等深加工产业,我还带动自己的儿子投入农业产业化进程中来。
随着和《沧州日报》的接触和交流越来越多,我对现代农业的思考和我们合作社的发展亮点也频频见诸报端。2021年的一次采访,记者提出一个问题:“农业之路不易,到底是什么支撑着你,一直在这条路上走下去?”
我思考半晌,将一张方田图拿给记者,并告诉她“这就是我的答案”。这张图凝聚着家里几代人的心血。上世纪50年代,为解决吃饭问题,爷爷那代人对盐碱地进行方田改造,绘制了这张图。其后,发展机械化生产、探索种植转型、进行农业开发、建设高标准农田,从父亲到我再到我的儿子,几代人都为农业发展贡献力量。可以说,这张方田图承载着四代人的种粮梦,梦想逐渐成真!
接受采访过程中,通过言语交流和思想碰撞,我感受到了记者对我们农民的理解,这让我深受触动。之后,《一张方田图 四代种粮梦》的报道发表在《沧州日报》,随后还被新华社等多家媒体转载,让我获得了更多关注。这些报道,对我们既是肯定,也是激励,我更加感觉到,在农业这条路上,我们并不孤单。我们团队的所有新农人觉得很光荣,没想到咱种地的人、种地的事儿也能上报纸。作为领头人,再传播新的生产发展理念时,底气更足了,群众的接受度也更高了。
就像今年,我们进一步探索统分结合改革,开始在土地规模流转的基础上推行井田责任制,以井长制创新发展家庭农场经营,将从分散农户手中流转来的土地由家庭农场二次分包经营,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通过学习、读报,我也了解到盐碱地虽然贫瘠,但通过因地制宜,科学利用,仍不失为一种宝贵资源。目前,我和几位同行已组建了农业联合体,到东部县(市)探索林、药、粮间作模式,提高盐碱地的综合利用价值。
今后,我将继续密切与《沧州日报》的联系,进一步发挥新型职业农民的价值,深耕沃土,探索更多能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产业化发展的新模式、新路径。
本报记者 张梦鹤∕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