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沧州是全省盐碱地面积最大的市,如何唤醒这一笔“沉睡的”宝贵财富,加快转变为潜在的耕地资源,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此,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北重要讲话精神,坚定信心、砥砺前行,把握机遇、乘势而上,坚持向盐碱地要产量、要效益,通过农田水利、生物改良等措施,加大盐碱地改造提升力度,拓展适宜作物播种面积,实现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配套,盐碱地综合利用取得明显成效。
强化顶层设计,实现盐碱地综合利用“有遵循”。聘请中国农科院专家开展《沧州市盐碱地综合利用规划(2023—2030年)》编制工作,制发《2023年沧州市旱碱麦产业发展工作推进方案》等系列文件,确保盐碱地综合利用有章可循、有规可依。“支持河北沧州等地开展旱碱麦种植及产业化推广”写入中办、国办文件,渤海新区黄骅市、海兴县获评省级盐碱地综合利用试点。旱碱麦种植体系、推广体系已编制完成,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与营养健康研究院(沧州)落户沧州。
强化技术支撑,实现盐碱地综合利用“有抓手”。围绕种子培育,依托中科院南皮实验站、中国农科院农产品加工与营养健康研究院(沧州)、市农科院等平台,加快培育抗旱耐盐新品种,目前新研发的“沧麦16”“沧麦17”已通过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示范筛选番茄、黄瓜、甜瓜、甜椒、茄子、草莓等耐盐碱品种,试种中草药、燕麦、芦笋等特色盐碱地经济作物。聚焦土地治理,对接河北省科学院及科技公司,探索利用沙漠微藻改良盐碱地的创新途径;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抓手,综合运用“治、改、提、用”技术模式,实施盐碱耕地治理工程,分区分类开展治理改良,旱碱麦播种面积扩大到154.71万亩。
明确地方特色,实现盐碱地综合利用“有前景”。推动土地与种子“双向奔赴”,因地制宜发展旱碱麦、瓜果、蔬菜、苜蓿等盐碱地特色产业,积极推动精深加工、冷链物流,推动全产业链发展,延长产业链、价值链、生态链,促进盐碱地农业提质增效。通过扶持银海农业科技、振学面业、帝鉴食品等企业,加强旱碱麦面粉、面花、挂面、馒头等产品加工,已初步形成盐碱地农产品加工体系;建成了北京新发地盐山市场、南齐蔬菜交易服务中心、大仓、海盛源、天源、如诚等一批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冷链物流企业和集散中心;绿色食品(绿色优质农产品)高质量创新发展全国技术中心在沧挂牌运行,“黄骅面花”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黄骅旱碱麦”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申请已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
……
放眼沧州,盐碱地正孕育着新的希望: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稳产高产,苜蓿等经济作物新品种加速推广,碱梨、甜瓜等时令果蔬供不应求。同时,我市还着力培育盐碱地新产业新业态,大力发展观光休闲、旅游度假、研学教育、文化创意、健康养老等产业,做优做强盐碱地特色农业大文章。
昔日“白花花”,如今“金灿灿”,沧州走出了一条盐碱地生态高效农业发展的路子,交出了盐碱地综合开发利用的优异答卷。
产业聚能,让农村群众端稳“金饭碗”
这几天,虽然室外气温寒冷,但位于青县清州镇司马庄村的大司马蔬菜博览园内却春意盎然,一棵棵鲜嫩水灵的叶菜,宽叶、细叶,红的、绿的,或“站”在架子上,或“攀”在墙上,生机勃勃,令人目不暇接。
司马庄村从上世纪90年代便开始大力发展设施蔬菜种植产业。如今,司马庄村蔬菜种植园区核心区占地面积达到1280亩,先后引进观赏南瓜、拇指黄瓜、迷你菜瓜、樱桃番茄等适合采摘的特色蔬菜550余种,年产值超过5000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达3万元以上,已成为集采摘、旅游、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农家生态观光乐园。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石。去年以来,我市牢牢抓住产业发展“牛鼻子”,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科技农业、绿色农业、品牌农业、质量农业,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全力加速推动乡村振兴,努力让群众端稳“金饭碗”,走上小康路。
农业产业化实现新突破。献县南河头乡(肉鸭)、孟村回族自治县高寨镇(肉鸡)、泊头市王武镇(梨)、肃宁县梁家村镇(肉鸭)入选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77家企业被认定为河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全市农民合作社发展到9457家,家庭农场达到6787家;培育联合体总数达到52个,联合体带动新型经营主体达到1000余家。
集群培育实现新突破。突出发挥420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重点打造了一批加工规模大、集中度高、带动能力强、产业链条配套、发展成效突出的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目前,年产值超50亿元特色产业集群达到6个。
招商引资实现新突破。牢固树立创新发展理念,大力实施产业链精准招商,落地了一批竞争性强、成长性好、关联性高的产业链引擎性项目。去年,全市签约农业招商项目38个,签约总金额154.26亿元。
国际合作实现新突破。全市已建成农业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基地28个。成功承办了河北鲜梨出口产销招商对接大会,国内外近80家大型鲜梨出口企业和采购商参会,签约总金额达11.5亿元;组织献县乐寿、泊头东方果品等企业赴阿联酋参加了中国河北特色优势农产品全球品鉴分享活动。
产业兴,增收稳。农村集体年收入5万元以下的村全部清零,超10万元村占比92.83%;前三季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5777元,同比增长7%。一条围绕乡村振兴加速上行的“幸福曲线”越发清晰。
内外兼修,让和美乡村宜居更宜业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强调“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新时代新征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指明前进方向。
和美乡村,“美”是题中应有之义。为此,我市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深入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全市5659个行政村均已纳入城乡一体化垃圾处理体系,实现“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全覆盖,农村生活污水和农村黑臭水体实现有效管控,14个县(市)已建成省级村庄清洁示范县。
推进农村厕所改造。全市新建粪污处理站18座、维修站点71个、配备抽粪车125辆、新建运营监管中心4个、改造提升户厕31052座,超额完成省定任务。
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肃宁县付家佐镇西泊庄村入选2023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黄骅市赵子札村、沧县南堤村、沧县潘房子村等10个村庄入选2023年河北省美丽休闲乡村,省级美丽休闲乡村达到25个;累计创建省级美丽乡村534个、省级美丽乡村精品村75个。
一条条巷道干净整洁,一座座农家院落舒适雅致,一排排温室大棚果实累累……如今,走进沧州的村落,一幅幅美丽宜居、和谐共生的乡村新画卷映入眼帘。
和美乡村,既要“塑形”,更要“塑魂”。
我市各地以党建为引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眼移风易俗“小切口”,做好乡村治理“大文章”,通过宣传、引导、教育,提升农民精神面貌,促进乡风文明。
河间市“零彩礼”引领婚俗改革新风尚;青县“孝老食堂”筑起舌尖上的幸福晚年;东光县“红白理事会”遏制铺张浪费的奢靡风气;盐山县“积分超市”激发乡村文明实践……
乡风净、民风纯、人心齐、干劲足。丰富多彩的文明创建活动似春霖甘露,催生着文明之花,也奏响了乡村振兴的时代强音。
巩固成果,筑牢返贫致贫“防火墙”
在盐山县圣佛镇曹宅村,村民曹铁林利用闲置房屋开办起仿真花艺术加工厂。在确保安全生产的前提下,曹铁林对庭院进行改造提升,使其兼具加工、储藏等功能。加工现场,不少工人正在娴熟地制作仿真成品花束。“这20余名工人都来自本村和周边村庄,不仅方便照顾老人和孩子,每月还能有2000多元的收入。”曹铁林说。
胜非其难也,持之者其难也。我市始终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和首要的民生工程,坚持政策不断档、力量不减弱、监测不松懈,紧盯脱贫地区、脱贫群众的民生需求,持续强化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和工作落实,筑牢防止返贫致贫“防火墙”。
健全机制体制,全面提升防贫成效。健全完善了“日受理、周筛查、月通报、季会商、年考核”五项机制,构筑“数据筛查、常态访查、集中排查、重点核查”四位一体监测体系,实行“一户一策”,瞄准风险、精准帮扶。去年,全市共核实预警信息94890条,识别纳入监测对象1666户4413人,防贫监测对象户均帮扶措施达4.74项,全市未发生致贫返贫问题。
组织结对帮扶,实现优势互补促发展。坚持“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共同提升”原则,组织经济强县结对帮扶脱贫县,深化产业、人才、技术等多领域合作。截至目前,帮扶县已向被帮扶县投入帮扶资金1200万元,共开展科技、医疗、教育等帮带活动90次,提供就业岗位9000余个。同时,我市组织2385名驻村干部帮扶794个重点村,围绕产业帮扶、乡村建设等重点任务,出实招、办实事。
紧盯民生需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持“资金为先、项目为王”的理念,共落实各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8.8837亿元,立项实施衔接资金项目711个,项目建成后,年可增加村集体和脱贫户收入3180万元,690个行政村48.8万人的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坚持稳岗、拓岗“双轮驱动”,共完成脱贫劳动力就业培训4047人,发放异地务工一次性交通补助2623人,脱贫劳动力实现就业26619人;新增小额信贷规模5687.87万元,现有贷款余额户2107户,占脱贫户的比例为5.69%,在全省排名第二。
……
新希望播种在广袤田间,新动能孕育在美丽村落。如今,沧州的乡村大地上,正不断释放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所蕴含的潜能和力量,奋力书写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