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静然
1月16日,连日的奔波没有让青县打捞地域文化志愿者停下脚步,他们不顾劳累,又来到了保定市直隶总督署。这一次,他们试图找寻当年“盛军”的下落。
“众所周知,‘盛军’是当年周盛传率领的队伍。同治十年(1871年),周盛传部进驻马厂后,便开始建兵营、造炮台,随后,盛军移驻天津小站。那么,后来这支队伍去哪里了呢?”种种疑惑并没有阻挡志愿者们的脚步,与保定市直隶总督署、清史研究人员取得联系后,他们驱车赶到当地,在研究人员的帮助下,对盛军的来龙去脉有了更进一步了解,并带回了珍贵的历史资料。
从团队成立的那天起,这样的寻访几乎每天都在进行。
2023年7月,一群热爱家乡文化的志愿者成立了青县政协“守望麦田 记住乡愁”打捞梳理地域文化资源志愿者小分队,他们行走乡间,挖掘整理英雄事迹,梳理民俗野趣,打捞各类文史资料。一段段鲜活生动的故事,在志愿者们的不断追寻下,有了清晰的面容,为丰富青县地域文化资源积累了宝贵财富。本报11月7日以《拂去历史尘埃 为青县留住记忆》为题进行报道。
得知荣获2023年度沧州十大新闻人物后,志愿者们难掩激动,在网络上不断转发分享,大家纷纷表示:“这份荣誉既是对我们研究文史的认可,又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将鼓励我们继续打捞挖掘青县的历史文化资源。”
“这次获奖也大大提升了团队的影响力。”青县政协文史委工作人员、志愿者孔繁廷说,当志愿者们打算到保定探寻当年“盛军”的下落而与保定市直隶总督署取得联系时,工作人员早已从报纸、网络上认识了这支队伍,还经常阅读志愿者们撰写的作品。
这种影响力还体现在,激发了青县许多文史爱好者的热情。
“有的提供线索,有的跟着一个村一个村地寻访,还有的为我们提供历史资料,这支队伍在不断壮大。”青县政协文史委副主任李敏说,短短几个月,团队由最初的30名志愿者发展到50多人,打捞梳理出40多条重要的历史文化资源线索。
耄耋老人杨植正继续骑车沿运河行走;60岁的陈松林凭借记忆,撰写出多篇文史作品;执着搜集整理抗战史的李庆伟,得知家乡有这样一群热爱历史的人,迅速加入其中……获评沧州十大新闻人物,为这支队伍注入了更多力量。
“文化给了我们自信,我们应该当好传播者,为青县留住更多的记忆。”孔繁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