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1月22日
第05版:05

文明乡村盛开“幸福花”

本报记者 祁 洁 本报通讯员 高超群

新鲜果蔬引客来

村庄修路众人帮忙 王林清 摄

村里修路,许多村民主动自拆;发展特色种植,撂荒盐碱地上结出“金果果”;村民把身边变化和暖心事编成节目,争当文明新风“代言人”……沧县风化店乡以文明村镇创建为着力点,持续在人居环境改善、文明村风建设等方面下功夫,让村民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幸福。

村民自拆畅通民心

前不久,沧县风化店乡潘房子村荣获省级美丽休闲乡村称号,村党支部书记潘学新高兴之余有了新盘算,“村里光环境好不行,得把活动室利用起来,多开展些活动,提升村庄的精气神。”

倒回到七八年前,潘学新可没这心气,仅村里环境这一项就让他头疼。村里的小街小巷先不说,就连南北、东西两条主路都被宅基、车库“挤”得错不开车,路面大补丁套小补丁,平时能凑合着走,赶上雨雪天气,村民出行都成问题。

改变村庄面貌,先从路“开刀”。村“两委”经过商议达成一致。但主路要扩到6米宽,光两侧的车库、小房、猪圈就得拆70多处,从哪儿开始拆?怎样做通村民的工作?难题一个接一个。

“我家的超市和影壁墙正在东西路中间,我带头先拆!”没有行动就不会有结果,潘学新第一个带头。

紧接着,村民仉文胜主动拆掉了自家的4间超市,潘学信拆了1个车库……村民们纷纷自拆,昔日坑洼不平的主路变成了平坦的水泥路,村“两委”在路两侧栽上山楂树、柿子树,村庄旧貌换新颜。

潘房子村两条主路的拓宽,不仅方便了村民出行,还打通了民心。潘学新说:“过去,村民们经常因为争地方闹矛盾,而如今,家家户户把房前屋后收拾得利利索索。村民们还自发成立了志愿服务队,没事就围着村里转,发现哪个地方脏,就赶紧打扫干净,大伙儿都说这好环境来之不易,得好好保持。”

“金果果”铺满致富路

眼下,风化店乡小张庄村的温室大棚内,一个个青红相间的西红柿缀满藤蔓。

“这西红柿是不是得等等才能摘?”记者随口一问。村党支部书记王德胜开门见山地介绍道:“不用等,网上有订单,随时采摘发货。这个品种叫‘铁皮西红柿’,发绿头的口感脆甜,偏红的沙甜,我们主要在网上销售,一公斤卖到20多元。”

铁皮西红柿是小张庄村2023年引进的新品种。眼下,又到了彩虹西瓜定植的时间,这个品种4月中旬到5月初上市,每公斤能卖到20多元。

农产品品种新、口感好、抓住市场空缺,才能有好收益,这是小张庄村摸索出来的大棚种植新路子。曾经,小张庄村是远近有名的穷村,全村1100多亩耕地,多数为撂荒的盐碱地。如何盘活土地,拓宽增收新路?邀请农业专家支招、外出参观学习……最终,村“两委”决定带头搞温室种植。

搞种植,没特色不行。刚开始,温室里种植的是芹菜、豆角、甜瓜等常见的果蔬,市场价格浮动大,收益起伏不定,一旦赶上行情不好,连人工费都难挣回来。一次偶然机会,经人介绍,王德胜和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取得联系,在农业专家的指导下,小张庄村试种的彩虹西瓜,一上市就深受消费者的欢迎。

王德胜说:“通过与电商平台合作,我们种植的‘土特产’变成了‘金果果’,大棚亩均收入三四万元。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引进新品种,在扩大特色种植规模的基础上发展乡村旅游,让这些‘金果果’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致富果。”

文化广场变精神“加油站”

“今天主题是邻里,邻里关系要亲密,别为小事伤和气,友好!”近日,记者来到风化店乡南顾屯村的文化广场,这边,几位村民正在排练三句半《邻里和睦》;那边,年轻人正在打篮球,欢声笑语不时传来。

村党支部书记董志刚介绍说,这个广场是村里新硬化的,每天下午人气最高。村民们没事来这儿跳跳舞、打打球、排练节目,生活一下变得充实起来。

如今,南顾屯村的文化广场不仅是村民锻炼身体的好去处,还成为人们家门口的精神“加油站”。说起村里的变化,董志刚侃侃而谈:“如今,村里喝酒、打牌的少了,邻里之间更和睦了,村民们还把身边变化和暖心事编排成各种节目,越来越多的村民成为乡风文明代言人。”

村庄环境整治,许多村民主动自拆;特色种植,让村民的钱包更鼓、生活更好、致富路更广;村民编排节目,传唱幸福新生活……行走在风化店乡各个村庄,一幕幕群众参与的场景,都是和美乡村的生动缩影。乡村美,看“颜值”,更要看“气质”。风化店乡以文明村镇创建为着力点,持续在人居环境改善、文明乡风建设等方面下功夫,实现乡村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让村民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幸福。

2024-01-22 本报记者 祁 洁 本报通讯员 高超群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16111.html 1 文明乡村盛开“幸福花”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