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1月22日
第06版:06

青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设立对口专业 助推主导产业

本报记者 赵玉洁 本报通讯员 马云猛 郑朝耀

实训课教师宋文斌在学校焊接车间为学生讲解焊接机器人的使用方法

青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成立于1989年,是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曾获评“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示范学校”,连续7年被评为“河北省质量提升工程精品学校”。

学校现有8个中专升学专业、4个艺术升学专业、7个中专就业专业。其中,数控技术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计算机平面设计、电子商务专业为省级骨干专业,计算机应用、会计事务专业为市级骨干专业。

着眼产业用人需求

设立电子机箱专业

电子机箱是青县的特色主导产业,全县拥有相关企业千余家,但是专业技工却甚是紧缺,用工问题始终困扰着诸多企业。

为助力电子机箱产业发展,青县职教中心全体班子成员利用一个月的时间,对全县重点机箱企业进行了充分调研,然后整合学校原有的数控、焊接、机械等专业,积极申办机械技术加工(电子机箱方向)专业,并根据学校现有学生的特点,制定出了电子机箱专业的相关课程和企业实习计划。

2020年10月,学校联合企业共同成立电子机箱制造与设计方向教学研发中心,对青县机箱行业的发展趋势和专业技术方面的用人需求展开深入研究。

一线老师傅上讲堂

自编校本教材

1月19日下午,在青县职教中心电子机箱实训基地的制图室里,专业教师郭金升正耐心地指导学生用电脑制图、识图。

为更好地培养电子机箱专业学生的相关技能,学校从青县电子机箱行业聘请了郭金升和张学连两位经验丰富的一线师傅到校教授专业课。

学校还多次派教师深入河北腾耀电子设备有限公司、沧州冠杰电子设备有限公司等机箱企业进行系统学习。

结合一线生产需要,郭金升、张学连与老师们共同编写了两本实用性非常强的校本教材。其中,《钣金识图拆图实用教程》一书已于去年8月正式出版发行。

去年刚从电子机箱专业毕业的牛世杰,上学的第二年就因专业技能突出被学校指定为助教,协助老师在实训课上指导同学们解决各种技术问题。毕业后留校,他更是全身心投入工作中,努力让学生尽快掌握专业技能。

像牛世杰这样的助教,在青县职教中心电子机箱专业还有6名。在学生眼中,他们既是榜样,又是朋友,激励和陪伴着学子们奋力前行。

“校中厂”促实训

毕业生赢得企业青睐

步入青县职教中心电子机箱专业实训基地,映入眼帘的不仅有焊接机、折弯机、压铆机等基本设备,还有激光切割机、焊接机器人、数控冲压机等。生产过程中的每道工序都可以在这里进行实操训练,俨然一个小型电子机箱厂。

高度还原的生产环境,让学生在学校就提前“上岗”,不断锤炼专业技能。也正因如此,无论是顶岗实习还是就业,电子机箱专业的学生都颇受青睐。

去年5月,学校安排电子机箱专业150名学生到青县多家企业进行顶岗实习。进入企业后仅一个星期,学生就能够独立完成工作任务,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有些企业还主动提出,学生实习期间按照企业学徒工发放工资。

2023届毕业生贾铭博由于熟练掌握折弯技术,实习时企业就向他抛出了“橄榄枝”。进入企业后,贾铭博很快就熟悉了折弯设备,而且能够独立看图、编程及操作,很快就成长为独当一面的技术工人。

同届毕业生刘兴悦三年级顶岗实习时进入父亲开办的机箱厂。他在各个工序中锻炼自己,不断熟悉业务,提升经营和管理能力。如今,他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并已初具规模,正打算进一步开拓机箱和机柜设备市场。

今后,青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还将通过校企共建实训基地、订单式培养等方式与县域电子机箱企业建立长效合作关系,为企业培养更多实用技术型人才,助推县域主导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4-01-22 本报记者 赵玉洁 本报通讯员 马云猛 郑朝耀 青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16118.html 1 设立对口专业 助推主导产业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