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2024年01月27日
第02版:02

浓浓年味儿洋溢在回家路上

——看春运首日返乡农民工

本报记者 周 洋

背着一个小包,提着一塑料兜食物。春运首日,记者在高铁沧州西站看到了今年30岁的宋欣。与很多过年回家带很多东西的农民工不同的是,他的行囊很“精炼”。

看到距开车还有些时间,宋欣和记者聊了起来。他说,他老家是河南安阳农村的,两年前来到沧州打工,如今在沧州市区从事装修行业。去年一年,宋欣辛苦打拼,挣了些钱,看着年底不忙了,就想早早回家过年。“辛苦一年了,不差这几天,早点回去,让家里人放心。养精蓄锐,过了年再大干一场。”宋欣说。

宋欣说,他提前订购了一些火锅鸡、驴肉、小枣等土特产,几天前用快递寄了回去。“现在交通物流太方便了,这些东西甚至比我到家都早。”他笑着说,自己的回乡路,解放双手,特别轻松。乘高铁回家,省下很多时间。

在高铁沧州西站,记者还看到了34岁的刘辉。他是一名来自四川绵阳的农民工,在沧州生活了10年,妻子是安徽宿州人。现在两口子在新华区经营着一家小吃店,有着一批固定客源。

刘辉说,在沧州连续过了4年春节,特别想家,今年选择带着孩子早点儿回去。他们坐高铁去北京倒车,先去四川老家,然后过了年再去爱人的安徽老家待几天,过了元宵节再回沧州。

刘辉告诉记者,刚来沧州的时候,过年看见啥都想买点带回老家,结果火车上旅客都是大包袱小行李的。20多个小时的车程,人都被挤得难受,还得惦记着车上那些大件行李,担心和别人的弄混了。

这几年,刘辉学得“务实”了,现在的“宗旨”是“带精不带多”。“其实现在的网络销售这么便捷,老家人想吃啥用啥,平时我就能从这边买了寄回去。”他说,这次也是买了很多沧州土特产,一次性打包寄回老家四川和爱人老家安徽。

“把充电宝充满电,再准备点路上的吃喝,现在买啥都用手机支付,少带点现金应急就够了。这么一算,一家人背一个包就差不多了。”刘辉说。

通过行囊看变化,沉重了,里面装着对亲人的思念和心意,也装着对未来的期盼;轻便了,网购、物流的发展让返乡“轻装上阵”。

记者采访中还感受到,除了行李的变化,很多年轻农民工春节回乡的心态更是与老一辈不一样。

宋欣说,他们村有很多人在外务工。在他眼里,老一辈的农民工为了能多攒点钱,平日里省吃俭用,有时还会连着几年过年都不回家,回一趟家也会带着很多旧衣服、被褥、锅具等。“我觉得,他们都把春节回家看得太过沉重,觉得多带点多赚点有面子。一年难得回家一趟,我更希望怀着放松的心情回去。”宋欣说,回家一次,就是图个开心。

“我也觉得过年回家,相比于年货,亲情才是最重要的,主要是全家图个团圆。”刘辉说。

2024-01-27 ——看春运首日返乡农民工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16758.html 1 浓浓年味儿洋溢在回家路上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