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康学翠
“出锅喽!”随着锅盖掀开,蒸汽袅袅散开,五颜六色、造型各异的“龙”元素花馍渐渐清晰:有的盘在平安圈上,周边摆着元宝;有的盘在粮仓上,周边摆着福袋,福袋、元宝上是龙年大吉、新年快乐、财源广进等祝福语……刘春梅看着自己的作品,喜笑颜开:“这是我刚学的造型,亲朋好友们特别喜欢,我准备过年给大伙儿都送点去。”
47岁的刘春梅是河间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的一名员工,蒸花馍是她的业余爱好,凭着这份喜欢,她做出了名堂。
刘春梅做花馍还得从4年前说起。一次偶然的机会,刘春梅从网络上看到有人用各种颜色的水果汁和蔬菜汁调制面粉,制作不同造型的面食。“造型好看,而且用水果和蔬菜汁调制的还健康。”她想跟着学,就这样,工作之余,刘春梅当起了“学徒”,按照网络所教开始实践摸索。
她从最简单的玫瑰花做起,用火龙果汁和面粉调色一起做,调色、和面、做造型、醒发、上锅蒸。全部按照教程来,谁料下锅时漂亮的花型,蒸熟后不仅颜色变了,造型也不立挺了。“因为蒸出的成品是‘发福’的面坯,面团进锅蒸和出锅之间有个膨胀率。要想蒸出造型美观的花馒头,需要根据不同造型、面坯的硬度、醒发时间、坯型的薄厚调整。”刘春梅说,在无数的实操中,她摸索出了经验。
“看,绿色是菠菜汁调的,红色是甜菜根汁调的,粉色是仙人掌果粉调的……”刘春梅说,自己制作花馍的初衷不仅是为了好看,更为了好吃和健康。为此,她没少费心思,除了面粉、牛奶、酵母外,还利用各种果蔬调色彩。同时,根据不同场合需要,她制作的花馍造型也越来越多,年轻人结婚、孩子百天、老人拜寿以及乔迁新居等,她都有相应的“作品”。她的丈夫还利用3D打印机打印出了各种字体模具,这样,每个“作品”上又多了祝福语,更加受欢迎。
如今,不少人前来向刘春梅取经,学习制作方法,她全部倾囊相授。刘春梅说,她喜欢做花馍,花馍不仅象征着吉祥如意,也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做花馍是一件非常有幸福感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