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2月08日
第02版:02

幸福生活比蜜甜

——渤海新区黄骅市旧城镇后仙庄村新春见闻

本报记者 张梓欣 本报通讯员 刘 超 刘 震

做龙头帽、摆“龙”型面花、舞长龙、写春联……春节临近,渤海新区黄骅市旧城镇后仙庄村村民以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营造浓浓年味。

村民活动室内,孩子们制作着龙头帽,穿针、引线、贴上龙头纹饰,不一会儿,一顶顶龙头帽就做好了。戴上自己做的龙头帽,孩子们变身一个个“小瑞龙”。村民活动广场上,伴着喧天的锣鼓声,长龙舞动起来,时而游走盘旋,时而上下翻飞,围观群众纷纷叫好。书法爱好者们也不闲着,他们为大家写春联,通过春联送去美好祝福。最引人瞩目的,要数志愿者们摆好的巨大“龙”型面花,龙身是由几十个面花摆成,头尾和四爪是由制作好的相应形态的画板做的,整条“龙”惟妙惟肖,吸引了众多村民前来观看、拍照。

在农业农村部门的指导支持下,2023年仙庄片区三个村7600余亩旱碱麦全部丰收。旱麦飘香仓廪实,农家喜事一批批。“我们村今年建起300余平方米的面花工坊,不仅能做旱碱麦加工,还能安排10多名村民就业。”后仙庄村党支部书记王志亮说。为了建好面花工坊,他们专门到帝鉴食品非遗面花工坊参观学习,邀请相关人员为村里的工坊建设把关。工坊投用后,一天能加工2000多个面花,旱碱麦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农业兴则农民富,农民富则村庄美。近几年,后仙庄村大力开展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先后投资320万元硬化路面、修排水沟、安装路灯,主要街道全部实现硬化、绿化、亮化,村内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村里还修建了文化广场,打造了乡风文明一条街;建设小游园、小菜园、小果园100余个;实现了长江水户户通;修建公厕1处、小型污水收集池18个,实现了环卫一体化……

如今,后仙庄村民们安居乐业、友爱和睦、共同致富。“幸福生活比蜜甜”成了村民生活的真实写照。“过去一年,迎来了旱碱麦大丰收,我们村亩产最高的达到了400公斤,创历年新高。新的一年,我们将继续加大盐碱地综合治理力度,确保旱碱麦持续稳定增收,让老百姓端稳自己的饭碗。”王志亮说。

2024-02-08 ——渤海新区黄骅市旧城镇后仙庄村新春见闻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18557.html 1 幸福生活比蜜甜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