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数字化浪潮滚滚而来、内卷的压力蜂拥而至,沧县传统包装产业面临数字化赋能、转型升级的时代任务。企业负重前行中,沧县建立“京津专家周末到沧”和产业科技特派团机制,邀请高校专家到企业指导,为企业量身定制科学的解决方案,在质量提升、降本增效、产业数字化等方面展开对接,助力企业轻装疾行。
京津专家周末授课
“企业数字化转型路径包括:小企业通过云化ERP等软件,实现人员、订单、客户、库存等在线化管理;中型企业依托原有软硬件工具,聚焦数字化能力集成,实现企业人员管理协同、生产运行协同、经营管理协同;大企业则要探索智能化突破,基于AI等数字化技术,推动工厂无人生产,并加快利用社交工具提升用户与产品的粘性……”北京大学博士后、北京理工大学助理教授王桂军受邀到沧县,为企业讲授《做强做优数字经济的理论逻辑与政策思考》。
沧县建立“京津专家周末来沧”机制,结合沧县主导产业特色,邀请京津高校专家授课。首期活动于2023年12月底举办。20家企业相关负责人现场聆听,同时沧县在所辖20个乡镇和沧东经济开发区设分会场,各乡镇规上企业参加。
王桂军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深入浅出地为企业讲解数字经济的内涵与发展、数字化战略布局与政策导向、未来发展趋势与行业机遇等。
沧县康复药用包装材料厂经理李强参加现场培训后感受深刻:“我们在数字化管理上的一些做法符合发展趋势,在生产中实现了全流程信息化管理,从销售部下单、计划员排产到车间生产、质检,再到发货,都是通过电脑软件来记录,实现了产品可追溯性。客户可对产品生产过程一目了然。”
2016年,公司请第三方软件公司量身打造了这套标签软件,几年来不断完善,每个瓶子都打上条形码,既能进行追溯,又能实现精准考核。
通过培训学习,李强进一步打开了视野,坚定了发展数字化的信心。他介绍说,公司目前具备硬件基础,车间都配备了电脑,还拥有服务器和机房,下一步设备与电脑连接后,生产情况将会自动记录。
沧州东盛塑料有限公司法人王治川介绍,目前公司不断更新自动化设备,产品换代升级效果显著。还建设了半自动化仓储,工人将产品运到指定位置后,穿梭车将会自动输送。
科技赋能补短板
沧县药包材及包装印刷产业经过60年的滚动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单个企业零星生产发展成中国北方最大的药包材生产基地,固定资产近6亿元,年产值60余亿元,已经初步形成以塑料包装、玻璃包装等包装材料为主体支撑,以药品、食品、农药、兽药等包装材料生产辅助,以包装印刷为配套的产业体系。产业规模扩大的同时,有识之士也清醒认识到产业发展还存在一些短板:企业规模偏小,工艺装备落后,部分企业科技型人才、管理型人才匮乏,思维观念老旧,造成企业发展后劲不足,难以满足新形势下的发展需要。
近年来,沧县对包装特色产业不断进行调整优化,确定了四个发展方向:加速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的研发和应用;着力开发新型包装系统;着力于打造特色产业集群;着力强化和延伸产业链条。
科技特派团精准助力
前不久,河北科技大学一名校领导,同时也是科技特派团团长,带领老师们来到沧县,深入了解企业需求。
“这次主要围绕高分子材料开展对接,在原材料以及后续工艺、模具开发、结构优化等方面进行交流,希望专家帮我们实现产品质量提升、降本增效等目标。”沧州高大宏业塑料制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史树恒恳切地说道,“公司想要开发轻量型材料,既降低材料使用量,又减少碳排放。”
鑫然(河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友志表示,公司生产生物降解餐饮具,希望在技术和降低成本方面能有所突破,做到技术更洁净、成本更低。
王治川介绍说,目前公司正在和科技特派团进行对接,并提出了一些课题,包括食品热灌装领域的技术问题。公司以生产食品包装为主,下游的食品企业在生产蛋白类饮料过程中,要经高温杀菌工艺,然后进行热灌装,饮料瓶必须适应这个温度。他希望专家团队帮助企业进一步完善相关技术。
王治川看好科技特派团机制。“对于一些生产类型的企业,研发创新能力还是偏低,还得借助院企合作的模式,帮助企业解决疑难问题,并提升企业整体创新能力。”他说,“以前,我们多是用一些土办法,在现有技术上自己琢磨、摸索、试验,也曾借力市级、省级技术研发中心和A级创新中心等。如果单靠企业和高校对接,存在一定难度,现在政府为企业和院校牵线搭桥,确实为企业做了一件好事。”
据沧县科技工信和商务局局长刘华才介绍,“沧县药用包装和塑料包装产业科技特派服务团”由省科技厅主导,通过建立省科技厅、市科技局、县级政府包联互动工作机制,依托河北科技大学(团长单位)、海南大学、河北经贸大学、河北省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河北水利电力学院、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以及中国硅酸盐学会、河北省高企协等单位相关产业技术优秀创新团队组成,汇聚技术、管理、金融、知识产权、科技招商等各类高层次专家,面向沧县包装特色产业发展需求,开展科技创新、技术服务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工作,推动沧县包装产业提质升级创新发展。
近几年,沧县持续开展“百家院校进沧县”活动,通过多种渠道对接高校专家,积累了科技人才资源。沧县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理念,紧紧抓住与京津专家对接的机会,不断加大企业自主创新力度,以科技创新为先导,加快企业转型升级步伐,提升核心竞争力,推动包装产业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