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2月16日
第01版:01

河北盐山盘活闲置农房发展特色种植

车间开出“致富花”

《人民日报》记者 邵玉姿

拿起一个个菌棒,稍稍调整位置,然后又轻轻放下……正月初六,河北盐山县千童镇杨庄村一处农房内,57岁的白晓侠一早就忙碌了起来,“晚几天你再来,就能看到我这屋里开满‘致富花’,那会儿更好看!”

白晓侠口中的“致富花”是一朵朵鲜银耳。为了带动群众增收,近年来,盐山县瞄准闲置农房资源,引进银耳工厂化种植项目,通过把闲置农房改造成家庭智能车间,发展银耳特色种植产业。

将南方的银耳“搬”到北方,并不是件容易事。2020年,盐山县向福建农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多家院校寻求农业科技合作,联系当地龙头农企,在全县选了9户农户开展实验种植。“突破设备、种植工艺等技术难关后,我们逐步摸索出了一套适合北方家庭种植银耳的模式。”盐山县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二级主任科员张铁球说。

控温、加湿等设备自动运行,技术人员定期巡护,改造后的农房成了智能车间。在一茬菌棒的生长周期内,白晓侠只需在上棒、菌棒开口、移位调整、采收这4个环节多上心。干的活没以前多,收入却没减少,“去掉水电成本,头一年我就挣了3万多元。”第二年,白晓侠把自己剩下的闲置房也腾出来种银耳。(下转第三版)

2024-02-16 《人民日报》记者 邵玉姿 河北盐山盘活闲置农房发展特色种植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19106.html 1 车间开出“致富花”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