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2月17日
第02版:02

“俺家的‘新春鸭’要出栏啦!”

——献县泛区养鸭户刘银学新年干劲足

本报记者 李智力 本报通讯员 彭锦帅 摄影报道

“看,这批肉鸭长得多快啊!”春节期间,在献县张村乡古今庄村刘银学的养鸭棚里,刘银学边察看鸭子生长状况,边给鸭子添料。再过几天,这8000只鸭苗就要出栏了,刘银学的脸上洋溢着喜悦之情。

2022年,刘银学建起了肉鸭养殖场,成为献县河北乐寿鸭业有限责任公司的合同养殖户。乐寿鸭业肉鸭养殖采用“公司+农户”模式,由公司统一供应鸭苗、统一供应饲料、统一疫病防治、统一技术指导、统一回收肉鸭。

然而,正当刘银学的养鸭事业走上正轨时,受去年8月的洪灾影响,刘银学的鸭棚遭雨水浸泡,损失严重,养殖场当时已不能再养殖肉鸭。

“幸好有政府和企业的帮助,才让我能尽快恢复生产。”刘银学说,乡政府提供了一台抽水机,帮助他尽快将水排出。还组织专业技术人才到他的养殖场进行技术指导,加固鸭棚的基础框架。同时,乐寿鸭业还提供了专门的消毒剂,在技术人员指导下,刘银学连续3天对养殖场进行消毒,棚里棚外不留死角。

鸭棚恢复后,刘银学同乐寿鸭业联系,引进灾后第一批鸭苗,共8000只。经过近40天的养殖,鸭苗成活率高、长势好、分量足,给他创造了近2万元的收益,这让刘银学又恢复了信心。此后,经过一个多月休整,他又引进了第二批鸭苗。

“这批春节后就要出栏,我给它们起了个名字叫‘新春鸭’,象征着新年新气象。”刘银学说,这批鸭子出栏后预计能赚2万多元,事业发展又能再进一步。

据献县农业农村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截至目前,献县受灾的242个养殖场已全部恢复养殖能力,全县畜禽生产已恢复到灾前水平。

2024-02-17 ——献县泛区养鸭户刘银学新年干劲足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19083.html 1 “俺家的‘新春鸭’要出栏啦!”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