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2月22日
第06版:06

董站长的一天

本报记者 张智超

本报通讯员 马 硕

在沧州市农村供水有限公司,董凤德是个不大不小的“官儿”。他今年67岁,退休后被返聘,在沧县薛官屯乡配水站当站长。

按理说,站长的“权力”不小,整个薛官屯乡和李天木镇自来屯村的生产生活用水,都归他管。但实际上,他又和普通工人没啥两样。

早上6点,董凤德来到送水泵房,记录当天水量,随后又对照前一天的数据反复计算,直到确认没有漏水,才安心离开。

薛官屯乡配水站人手少、管辖范围大,算上站长也才4个工作人员,董凤德一个人要干好几个人的活儿——查验设备、巡检管道、查抄水表、维护维修、收取水费……直到夜里11点,检查完机房设备,一天的工作才算结束。一年365天,天天如此,连春节也不例外。

这不仅是一份苦差事,更需要极大的责任心和过硬的业务能力。

从送水泵房出来,董凤德准备回家吃早饭。这份工作虽然时间跨度长达17个小时,但相对自由,除早上6点和夜里11点的那两项工作要准时完成外,其余的只要当天完成即可,具体时间可以自由安排。

有人觉得,自由安排就是可以安排,也可以不安排,可董凤德并不这么认为。在他眼里,这份工作关系着全乡人的正常用水,马虎不得。为了方便工作,他干脆平时就住在站里,只在吃饭的时候才回家。

吃完早饭,董凤德沿着主线管道进行巡线。近来气温骤降,一大早又下起了雪,他骑着电动三轮车,刚出门,身上就冻透了。

田野间白茫茫一片,把管道井全都盖住了,但好在,它们的位置早就刻在了董凤德的记忆里。清扫积雪,打开井盖,半跪在井台上,手电筒的强光照向井内,里面非常干燥,这证明管道一切正常,没有破损。“低温容易造成管道冻裂,所以越是这个时候,巡查越要仔细。”董凤德说。

时间来到下午,董凤德当天的工作都已完成。他回到水站,刚想靠着暖气休息一下,身旁的电话又响了:“老董,我家水表坏了,一个劲儿地跑水,你快来看看吧!”

雪还在下,董凤德的三轮车在路上直打滑,好不容易才赶到用户家。水表井里面全是水和泥,排干脏水,下井维修,经过一个多小时的修理,漏点堵住了,水表也恢复了正常,用户一个劲儿地感谢他。“保障乡亲们正常用水,咱干的就是这个活儿,虽然辛苦,但不缺成就感。”董凤德这样说。

晚上11点,雪越下越大,董凤德又去机房检查了一遍,“一切正常!”

2024-02-22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19527.html 1 董站长的一天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