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2月23日
第05版:05

东光、吴桥

卧龙镇水兽 牵出大龙湾、龙爪槐

卧龙镇水兽 魏志广 摄

大龙湾村原属东光 王少华 摄

杨金丽

在市区理享艺术空间,陈列着一尊卧龙形镇水石兽,上面斑斑驳驳,有很多勒痕,质地粗粝,但卧龙尾部却光滑圆润,犹如玉器一般细腻。工作人员介绍,这尊镇水兽是在东光、吴桥运河一带发现的,原来放在岸边,以供船家靠岸系绳所用。为何采用卧龙造型?是历代帝王驻跸东光、吴桥时的御用品?还是因为与运河有关,为祈求行船安全而雕为龙形,以起到镇伏水怪的心理作用?这就不得而知了。

东光、吴桥是运河沿线重要县市,“龙”故事也有不少。

历史上,东光原来有个地方叫大龙湾,今属阜城县。东光运河文化学者匡淑梅介绍,这里曾名张家湾、兴隆镇,因为大运河在此甩了一个大大的弯,其状如龙,于是改名为龙湾。龙湾龙脉壮,北宋末年曾出过一位皇帝张邦昌,可惜此人得位不正,30多天后还政赵高宗,终成历史笑话。

后来,文人墨客经过大龙湾时,总要歌咏一番。其中一首饶有味道:“大龙湾过小龙湾,相见朝朝暮暮间。怪道唤郎郎不应,郎船已过数重山。”这首诗第一遍看是唤而不应、爱而不得的爱情棹歌,再看则用浪漫的诗笔写出了运河沧州段九曲回转、弯弯曲曲的河道特点。

这里古风盎然,美丽清幽,还有码头集市。相传乾隆皇帝还曾在此登岸游览。

运河沧州段最南端是吴桥县第六屯村,运河边一株古老的龙爪槐,枝干弯弯曲曲,盘虬曼枝,如龙似蛇。古槐有100多年的历史,据说是一位道长为了感谢韩姓村民的赡养之情,而亲手种下的。当地人有“龙形的河龙形的路,龙形路下龙爪树”之说。龙爪槐屹立运河沧州段最南端,恰似迎客槐,迎候着南来北往的游人。

2024-02-23 东光、吴桥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19684.html 1 卧龙镇水兽 牵出大龙湾、龙爪槐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