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2月25日
第01版:01

运河“纽带”串起文旅“珍珠”

——大运河沧州段沿线京津冀文旅融合项目探访

本报记者 于海涛 本报通讯员 孔庆凯

日前,走进位于青县马厂镇的京杭大运河·乾宁武马文化经济园区,刻有“津门马荟”字样的石碑静静矗立,沙地赛道上马蹄印斑驳,见证了不久前“津门马荟2024大运开年·开锣测试赛”的激烈竞逐。作为园区内的重点子项目,津门马荟的赛场圆满通过测试,为乾宁武马文化经济园区项目建设送上了“开门红”。

“从上次的比赛来看,津门马荟的马术赛场赛道条件非常不错,而且离天津很近,以后又多了一个可以训练、竞赛的好去处了。”马术爱好者赵先生平日里对各种马术竞赛活动十分关注,津门马荟的测试赛让他对这里后续的竞赛活动有了更多期待。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政策东风”、津冀交界的地理位置优势、唐朝乾宁军驻扎留下的文脉传承……天时地利人和皆具,乾宁武马文化经济园区项目应运而生。据介绍,整个项目分为马产业和文旅产业两大板块,将分别建成由全国马匹性能测定场、马科学研究中心、中华武士教研中心等六大功能中心构成的马产业体系和由武马大运水街演绎中心、冰雪产业教研中心、娱农耕读实践中心三大辅助功能中心构成的文旅产业体系,打造商业街区、酒店、数字农业产业园以及其他各种文化馆等综合业态,为马主和游客提供从马匹竞技、马匹拍卖到水上运动、水上实景演出、武马文化演绎、度假旅游等全方位的竞技、休闲、旅游服务。

以文促旅,以旅彰文。深入推进文旅融合、协作发展的产业模式,既是充分挖掘文旅资源、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文旅服务水平的重要抓手,更是深化区域协调合作、提升全域旅游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拉动文旅消费的迫切需要。十年来,我市抢抓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机遇,以省第六届园博会在沧州举行为契机,全力打造大运河文化带、生态带、旅游带,建成园博园、南川老街、南川楼、朗吟楼、中国大运河非物质文化展示馆、大化工业遗存文化区等一批重点项目,以运河为“纽带”,串起了颗颗文旅“珍珠”,吸引了众多沧州市民和外地游客竞相“打卡”。

(下转第三版)

2024-02-25 ——大运河沧州段沿线京津冀文旅融合项目探访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19934.html 1 运河“纽带”串起文旅“珍珠”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