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 平
(一)
万里山河,春风浩荡。
这里是京津冀,中国坚实的胸膛。
从高空俯瞰,这个区域就像一颗熠熠生辉的巨钻,濒临渤海、背靠太岳、携揽“三北”,绵亘的山脉如起伏的呼吸,蜿蜒的河道似流动的血脉。
这里是京津冀,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的三大重要动力源之一。
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下,京津冀协同发展从谋思路、打基础、寻突破,到滚石上山、爬坡过坎、攻坚克难,不断书写新时代区域协同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十年砥砺奋进,十年勇毅前行。一个世界级城市群正在崛起,一场静水深流的区域深层次变革正在加速,一项历史性工程展现出更加雄阔壮丽的未来。
(二)
区域协调发展是局部问题,更是全局问题;是经济问题,更是重大政治问题。
京津冀,面积21.6万平方公里,承载1亿多人口,是拉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这里也曾有区域发展难啃的硬骨头。“北京吃不完,天津吃不饱,河北吃不着”,既有“大城市病”的困扰,又有区域发展水平悬殊的困惑,“发展鸿沟”的矛盾问题必须破解。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从问题破题,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如何破除利益藩篱、行政壁垒,真正使京津冀发展的“势能之差”变为“动能之和”?
“京津冀发展合作走到今天这样的程度,光靠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已经不行了,光靠简单的来回相互走动已经不灵了,光靠孤立地签订几个协议已经不足了。”
“着力点和出发点,就是动一动外科手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解决‘大城市病’问题。”
…………
习近平总书记深情牵挂这片土地,对京津冀协同发展问题高度重视,一直进行着深入思考、探索着破题之道。
2014年2月26日,一个载入史册的日子。(下转第七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