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2月27日
第05版:05

蹭流量 莫“跑偏”

素 心

近日,在福建福州长乐区举行的“游神”活动中,一“网红”扮演成“赵世子”模样,大摇大摆走在神像巡游队伍前,引发当地网友不满。

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显然,在流量面前,这位“网红”没有给予对当地风俗起码的尊重。

如今,在强大的算法逻辑下,一些人奉行“万般皆下品,唯有流量高”,在关注度捆绑着利益的当下,一些博主为了蹭流量,哪里有热度就往哪里跑,哪里有人气就往哪里钻,甚至没有热点就自己炮制热点。

无独有偶。2月16日,在全网拥有4000万粉丝的网红短视频博主发布了一段1分37秒的视频,称在巴黎街头,一位法国人递给她两本在“厕所”捡到的、名为“秦朗”的中国小学生的寒假作业,请她帮忙“还给主人”。很快,有自称秦朗老师、秦朗舅舅的网友在评论区留言,“秦朗舅舅”甚至还开启直播,吸引大量网民观看。

19日,“秦朗舅舅”承认摆拍,其账号被禁,视频下架。

流量为王的全民娱乐时代,任何鸡毛蒜皮的小事都可能成为头条、登上热榜,于是,炮制热搜话题的不在少数。

“游客花3万元包游艇从三亚突围到湛江”引发关注,后经证实,根本没有这条航线,博主发帖只是为了博流量;某网红在网络直播中与人PK,喝下4瓶白酒后未能抢救过来,撒手人寰;某“大胃王”在网络直播中暴饮暴食并连夜直播,最终丧命……这类拿生命换流量的行为,令人唏嘘。

虚假流量是一种跑偏的“内卷”,不仅会助推各类视频低俗化,还容易把整个网络环境搞得乌烟瘴气,甚至扰乱社会秩序。

野蛮生长的互联网让人人都有了“麦克风”,但流量的密码应该掌握在本本分分做内容的人手中,应该掌握在借助流量实现发展突围的企业手中。

没有边界的互联网开启了新的造富神话。各种“网红”凭借“站上风口”实现财务自由,甚至不惜突破底线。

但其实,流量终究要回到能正确使用它的人手中。

互联网的流量加持下,沧州的化妆刷、鱼竿等产品已经遍布全国,扎扎实实讲产品、讲信誉的商家,在流量面前稳扎稳打,滚雪球般将地方产业带动起来,不断发展壮大;把沧州地方美食、土特产品放进购物车,身有残疾的农家妇女不“卖惨”,却将产品研究得透彻,吸引越来越多的回头客;大运河、铁狮子等文化标识融入“手作”产品,沧州文创正在摸索出彩……

制造焦虑、制造话题、制造热点固然能获得一时的喧嚣,但长久的关注度,终究是要凭借真本事。

在这“泼天”的流量中,愿每个身处互联网的你我,都能不迷失,从而找到自己的价值所在,找到成长的流量密码。

2024-02-27 素 心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20058.html 1 蹭流量 莫“跑偏”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