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电子五金、机箱等传统金属加工业遇上新兴产业,二者不是形同陌路,而是良性互动。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一些开发区大力引进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并以其为链主,积极为当地或周边传统产业牵线搭桥,既为新项目作配套,又带动了传统产业进一步发展。
与新能源不期而遇
前不久,南皮县的多家电子五金企业受邀参加一场项目精准对接会。惠邦机电、赛格机电等企业负责人赶到现场,发现会场人才济济,有来自开发区的中孚新能源材料以及东光、河间等地企业的负责人。
会上,听到对远景智能电池基地项目的介绍,几位电子五金企业负责人对未来的合作更增添了信心。“项目体量巨大,对产品的需求量也大,我们有行业打拼多年的沉淀和经验,有希望达成合作。”
在现场,这些企业便与远景项目进行了第一轮对接,介绍了自己的产品和优势。会后不久,相关企业与远景进行了第二轮对接。
随着远景智能电池基地项目的落户,沧东开发区积极构建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格局,紧锣密鼓地开始了产业链招商。一方面眼光向外,县领导带队赴项目上下游产业配套头部企业招商,绘制产业链图谱,按图索“骥”,对接了多家企业。目前,经过多轮洽谈,一家生产电子元器件的企业,正谋划在沧东经济开发区拿地。另一方面,聚焦沧县及周边地区的相关产业,为项目进行配套。“沧县有汽车配件以及传统装备制造产业,我们面对沧县更放眼整个沧州的特色传统产业,希望它们符合项目需求,进入它的供应链。”沧东经济开发区一位招商负责人表示。
据这位负责人介绍,远景智能电池在国际国内拥有较高知名度。智能电池基地项目总投资约210亿元,规划建设年产能30GWH的智能电池产业基地,全部竣工达产后,年产值可达360亿元。目前,多个单体正在加紧施工,预计年内投产。
金属加工“包罗万象”
最近,泊头经济开发区正全力推进中电科钠离子电池及储能设备项目进度。该项目计划3月初摘牌,3月中旬可开工建设。
中电科钠离子电池及储能设备项目,投资6亿元,将建设两条生产线,此外还将投资17亿元建设储能站项目。
随着项目即将开工,泊头“1+4+3”产业将再添一员生力军。
关注项目进度的,包括市场嗅觉敏锐的当地企业。一些钣金加工企业负责人开始盘算能否搭上这列快车。
对于泊头经济开发区而言,考虑的是下活一盘棋。引进这家央企项目,既壮大新兴产业,又能把 当地企业纳入项目配套,带动传统产业发展。
在一位相关负责人看来,泊头的五金冲压及钣金厂家可为项目提供箱体配套。
他认为,泊头产业基础雄厚,传统模具以及环保设备,都是以铸造为基础的金属加工行业,产品包罗万象,可以为新能源等产业项目提供配套服务。同时,泊头机床制造业也比较活跃,可为整机类的项目提供外协服务。
“刺激”传统产业提质
新项目落地,在实现产业协同的同时,还刺激着传统产业进一步提高质量。
落户盐山经济开发区的北京诚航科技有限公司,产品生产过程中,热处理、机加工等工艺与管道生产相仿,但设备的智能化和精度水平更高,一些管道企业纷纷观摩,深受启发,不少企业开始更新数控设备,通过数字化赋能,进而改进工艺提高质量,尝到了高质量发展的甜头。
大块头设备,一旦和数字结合,会发生质的飞跃。正是看到数字赋能的巨大力量,近年来,泊头才致力于引进信息产业。
在铸造、汽车模具、环保设备、压型机械、流体泵阀等传统产业之外,泊头还在新材料、电子信息等产业领域大力招商引资。
泊头的机床、压瓦机行业规模近年来有所发展,但和国际大品牌相比仍有一定差距。相关部门认识到了产业在数控系统上存在短板。
要到更大的市场上冲浪,就必须补齐这一短板弱项。为此,有关部门多次对接一些数控系统厂商,努力引进信息产业项目,为本地设备装上“智慧大脑”。一位相关负责人表示,这里拥有广泛的应用场景,数控项目来到这里不愁市场,会继续尝试对接相关项目。同时,针对设备制造方面的短板,还对接一些伺服电机项目,补强产业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