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齐斐斐
温婉娴静、不疾不徐,汪丽的一言一语、一举一动都有着教师的亲和力。孩子们跟着她读书,在开心快乐中,收获了知识、获得了成长。
汪丽原是市北环路小学副校长、家庭教育高级指导师,教学30多年来,一直注重家庭教育。2022年,退休后,她组织所居住的新华区石化社区青少年儿童、家长、居民开展读书会。诵读古诗词、《弟子规》《孝经》等传统经典古文以及家庭教育文章等,为家庭教育搭建了良好的公益平台。
“我喜欢孩子们,喜爱教育事业,也愿意将自己多年积累的经验反馈社会,‘日行一善’‘踏踏实实做事,老老实实做人’是我做事的准则。”汪丽道出了开展读书活动的付出与收获。
自开展读书班以来,她坚持每周举办一次,还利用节假日的重大节点,举办丰富多样的读书活动。“大运河畔书香韵——崛起悦读石化社区亲子读书会”、“情满团圆月、诗意话中秋”读书诵词活动、“走入大运河南川古渡”等几十场读书活动,她都邀请孩子和家长们一起参加,不仅孩子们受益,家长们也通过读书学习在不断成长进步。
读书会中有一个五年级的女孩子,叫高优艺,她是三胞胎中的老二。爸爸在外地打工,妈妈在蛋糕店工作。由于父母都忙于生计,照顾孩子的时间自然少。一次读书活动中,高优艺妈妈得知了这个公益学习班,就把孩子送来跟汪丽学习。转而近两年了,孩子的语文成绩提高了很多,并且非常懂事,性格也开朗了很多。妈妈看着孩子的进步,很是感激,现在无论多忙,都要和孩子一起参加亲子共读,整个家庭的学习氛围也越来越浓厚。
读书会活动丰富了家长们的文化生活,营造了良好的读书学习环境,培育了家庭教育互助体系,也逐渐形成了小型家庭教育持续学习生态圈,从而改善了整个社区的文化氛围。去年一年,他们共同学习了《孝经》《弟子规》《大学》《论语》等,诵读了《木兰诗》《将进酒》《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等古现代诗词几十篇,效果甚好。
笑笑是一个五年级的学生,她是坚持时间最长、参加读书会次数最多的孩子之一。汪丽说,以前笑笑少言寡语,朗诵的时候声音小,特别腼腆。在一场活动中,需要孩子们穿汉服朗诵。那天晚上,笑笑妈妈陪着孩子练习,录下视频发给她。她就给线上指导,并作示范,告诉孩子要有声有色、声情并茂地朗诵。就这样一遍一遍地传视频、一遍遍找问题,调整改进,包括录像时的背景环境等细节她都给孩子指出来,大约录了6遍后,终于达到满意的效果。现在笑笑进步非常大,站在舞台上落落大方,声音洪亮,表现突出。目前,笑笑已经是读书会的主力,还带着她4岁的小妹妹参加活动,妹妹也变得性格开朗起来,也有了自己的小汉服,跟着读古诗。
润物无声,对于教育的付出,汪丽感到很欣慰。植杰是一个二年级的小学生,参加读书活动已经半年多。自从妈妈带着他参加了一次读书活动,便喜欢且坚持下来。从一开始,家长就给孩子买了天蓝色的汉服,每一次活动都不曾落下。孩子妈妈说,植杰以前在家里写作业特磨蹭,写5分钟,就到处玩玩,很长时间也写不完。后来,汪丽就把植杰带到家里,给他辅导作业,并耐心地讲解字的笔画等。两个小时,效率很高,辅导了两次后,孩子有了明显的进步。
不只是读书,汪丽还教书法。寒假的时候,她去文化宫为青少年培训了4天的软笔书法,每天两个多小时,读书会的孩子们踊跃参加。几天的培训下来,孩子们有了不同程度的进步。
退而不休,助力家庭教育,汪丽一直践行着自己的教育情怀,为孩子们的成长作着自己的努力。